“二位皇兄,小弟還有功課未完,就告罪先行了。”
說完,蕭道煊急急走了,另兩位卻沒管他,老三蕭道煜不屑地瞥了一眼,轉而對著老二哼了一聲,也轉身走了。老二微微搖頭,也是散去了。
宮門外這一幕,沒有外人瞧見,不足一刻鍾,卻被傳回了禦書房。瀾帝隻是淡淡聽完侍衛回報,便將人遣退,不再關注了。
朝廷如何決議,北方的戰事依然如故。衛平常頂住了三十萬敵軍的攻勢,然而從其它各處不斷進入瀾國境內的小股騎兵,他卻無能為力了,隻能飛報朝廷,由得他們去定奪了。
草原騎兵被衛平凡打掉頭批後,重又滲入瀾國更多兵馬,氣焰更為囂張,殺戮更狠更絕,揚言殺盡東洛衛家人,雪此奇恥大辱!
再此情況下,群臣再次上書,奏請問罪衛平凡,皆因他私自殺戮草原騎兵,才引來如此報複性殺劫。
今日回到禦書房的瀾帝,麵色鐵青。瀾帝又怎會看不明白,這些奏議,哪是要問罪衛平凡?瀾帝心知肚明,這些世家不安分了,這是在聯手逼宮,為的是兵權!
衛平凡一戰,功績天下知。朝廷能壓製功賞,甚至可以不聞不問,但獨獨不可問罪。朝廷這些臣子哪個不知何人不曉,卻偏偏滿朝堂的問罪折子!
“如此,便掀了這棋盤又如何!蕭氏皇族,又豈是甘心受戮之輩!”
“我蕭氏定國,倚仗的從來不是世家,也從不缺乏從頭再來的底氣!哼,世家!一群跳梁小醜,若不是為了看清你們背後隱族的真麵目,何以忍讓你們數百年?”
“今日,便由我蕭皇佑,來看看你們到底是何方神聖!”
瀾帝獨自在禦書房,一番低沉地咬牙切齒之後,反而似放下了包袱,一陣神清氣爽。
三日後,一道詔天下書,橫空出世。瀾帝昭告天下:外敵進犯,匪人作亂,為瀾國百姓計,允各地以知縣為首,自建五千廂兵,巡檢衙門並入廂兵聽令。同時鼓勵鄉紳富戶,組織民間鄉勇,護衛鄉梓。
隨後是各種細則,總的就是,朝廷兵權下放到縣,軍費自理。民間提倡武力自保,並開放了武器限製,特別是曆代禁止流入軍隊之外的弓箭,也在開放之列。
瀾帝不經朝堂,徑自公告天下的這一紙詔令,經皇城衛三千騎兵,晝夜不停宣告全國縣城,數日間已是人盡皆知。這一手,於世家而言,不亞於釜底抽薪,難受之極,卻已無力阻攔。
瀾帝一怒,不玩了!擺明了與世家撕破臉。然而天下百姓,各底層官吏,會感念瀾帝大義,頌讚我皇聖明、心係百姓。這是光明正大的陽謀!瀾帝明目張膽地翻臉,世家卻不敢,一旦被成為亂臣賊子,失了大義民心,那一切謀劃都將為他人作嫁衣。
林淋看到這份詔令時,已是在象州密林深處,果然,穿過山林,海岸赫然在目!
看著詔令,林淋思索半天,才幽幽讚歎一番:
“瀾帝,前世今生,就沒見過這樣的皇帝,敢如此毅然決然掀了自己的桌子!不得不佩服啊!是條漢子!”
“隻是如此一來,亂世,可就真正開始了!你又有何後手呢?”
如果說,神聖盟國突然入侵,隻是突發事件,西南失守戰事失利,引發各處動亂,仍可稱為疥廯之患。當北境同時出兵,瀾國南北兩線開戰,各種心思就開始在瀾國上層湧動了,天下大亂的苗頭就起來了。然而瀾帝這一招,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他將這些台麵下的東西,悍然撕開,一手將這苗頭點燃,打破所有人的心思,正式開啟這亂世。
林淋的重點始終在大陰山,在象州,亂世與否,暫時與他的關係不大,影響有,但不會影響他做事,反而有助力。
此時,確實了海岸的存在,下一步就是開路築港口,造海船,同時大陰山中密地建城的進度也要加快。所有的一切,仍是歸結於人口,人力,特別是林淋提到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