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1865年~1955年),近代傑出國畫大師,與齊白石合稱為“南黃北齊”。他擅長山水、花卉,並注重寫生,其黑、密、厚、重的畫風、渾厚華滋的筆墨中,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自然內美的美學取向,由於黃賓虹在美術史上的突出貢獻,在他九十歲壽辰的時候,被國家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榮譽稱號。
什麼是法執?就是太執著於一些條條框框,陷入法執,就是死於格律、死於章句。當然,格律非常重要,我前麵講過,沒有格律,詩就不成為其詩了。但等到格律沒問題了之後,就要在意義上下功夫。如果一味地追求格律,照搬古人現成的詩句和意象,不點化它,那麼你寫的東西就真的“已言古人口”了,這樣寫出來的東西不僅沒人欣賞,甚至會有抄襲之嫌。所以,韓愈講“惟陳言之務去”,陳腐老套、沒有賦予新意的語言一定要去掉。這裏講不要死於格律、死於章句還是在古詩詞的範圍之類,像當下的新詩,格律和章句已經脫離了古詩詞的範疇,是另一個話題了。
還有就是也不能為了模仿古人的意境,而刻意用一些生僻、浮華的辭藻,這就落入了“酸”了。你沒有情感或者完全沒必要用這個詞,一些熟而不俗的詞更好,但就是看曾經有個詩人用過,意境不錯,你非得拽進去,那酸秀才氣味出來了,這也是陷入法執的表現。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能借用典故。借用典故是古詩詞中經常出現一種借古喻今或借古喻己的手法,對聯也會用到,我們前麵講過。巧妙地化用典故,可以為詩詞增色不少。比如李商隱就是用典故的高手,他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其中的莊子迷夢蝴蝶用典,本意表現的是莊子萬物和“我”融為一體,形骸皆可去的哲學思想,這裏活用抒寫作者對仕宦之途的追求夢想5以及此夢想失敗落空後的無盡感慨。望帝春心也是用典,望帝去國懷鄉,魂化杜鵑,悲鳴寄恨,這裏活用來表現自己的執著之心。典故能融合到詩中,創造出獨特的意境,表現出李商隱自身不一樣的感情,就是上乘的佳作。
現代社會中的一些人,可能連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青山、綠水、楊柳、羌笛等等一些意象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更不用說去消化這些意象帶來的詩情,卻要硬拽到自己的詩中,就好比一個梳著爆炸頭的年輕小夥子去穿一身古裝上街,顯得不倫不類。
作好詩詞,一定要避免這些弊病,在嚴格韻律的要求下,有感而發,追求高遠的境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