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節稅的概述
合理節稅是納稅人在熟知相關稅收法規的基礎上,在符合稅法、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對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等的巧妙安排,達到規避或減輕稅負的行為。
二、房地產企業節稅的技巧
節稅的基本方法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用稅基進行節稅。
在稅率一定的情況下,稅基越小,則稅額越少。利用稅基上的變動來節稅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1)利用扣除項目節稅。這種方法最常見於所得稅。
(2)利用縮小成本節稅。這種方法最常見於流轉稅。
(3)利用優惠條款節稅。這種方法在各類稅法中都有。
(4)利用稅目交叉節稅。這種方法尤其在采用列舉法的稅法中常見。
2.利用稅率進行節稅。
稅率是決定納稅人稅負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稅的稅率大多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稅率低,應納稅額少,稅後利益就多。例如,我國的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的基本稅率為25%。但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就可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3.利用稅收優惠節稅。
稅收優惠是降低或免除稅收負擔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稅收優惠越多,稅後利益就越大。
4.利用納稅人選擇節稅。
有些稅種對納稅人的界定有一定差異,規定在一定條件下對某些有同樣行為的主體不納入征稅範圍。所以對納稅人進行籌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避免成為納稅人,免除納稅義務。例如,城鎮土地使用稅規定,隻在城市、縣城、建製鎮、工礦區範圍內使用的土地征稅,在其他地方使用的土地不征稅;房產稅規定,隻對在城市、縣城、鎮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的房產,以及不在城鎮的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房產征稅,對在其他地區的房產不征稅。對這些納稅人政策的差異進行籌劃,都可以取得一定的稅收利益。
5.利用不同經濟業務的稅負結構節稅。
納稅人不同的經濟業務往往繳納不同的稅種,形成不同的稅負結構,進而影響納稅人稅負的高低。對稅負結構進行籌劃,有利於實現稅後利益的最大化。
一般情況下,應當將繳納稅種少、總體稅負最低的經營業務作為合理節稅籌劃的具體目標。例如,代銷與經銷業務的稅負結構不同,財產自用與對外出租的稅負結構不同,從不同的納稅人購進貨物的稅負不同,將財產銷售後對外投資與直接對外投資的稅負不同等,都會影響稅後利益,都應當進行籌劃。
此外,還有利用國際稅收管轄權節稅、利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稅負狀況節稅和利用會計政策方法節稅等節稅方法。@!~%77%77%77%2E%64%7500%2E%63%6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