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單位所在的三裏河地區,是北京最大的部委機關聚集地。如果說中南海是中國的大腦,那麼這裏就可以說是中國的心髒了。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衛生部、建設部、林業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國家關鍵部門,包括小陳大雪他們所屬的那個部委,都擁擠在這片方圓幾公裏的城區。每天,在這片心髒區域上下班的部長、副部長、局長、副局長、處長、副處長等頭頭腦腦,少說也得有上千人。國家精簡機構最嚴厲的那段時期,民間流傳著關於下崗幹部數量的一則民謠:“部長一走廊、局長一禮堂、處長一操場。”說的就是這個地方。“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指的是杭州,才子風流、商賈雲集之地,隻是這人間美景比起京城的官場之盛來,怕是小巫見大巫了。“冠蓋滿京華。”到了21世紀初的北京,實際上指的就是天安門往西約五公裏的西長安街一帶的景象。當然,如今的京城老百姓是看不到冠蓋的真正模樣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數不清的各種高級小轎車,威風凜凜地鑽進鑽出那一幢幢高大氣派的辦公樓下。
被王院士委托關照夏大雪的楊主任,在他們那個部委裏是個可有可無的閑職。這楊主任早年師從王院士,讀過兩年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這個部委工作。楊主任一生謹慎,沒犯過什麼大差錯,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豐功偉績,五十多歲了才憑一把年紀的資本撈了個主任的頭銜,實際上什麼事也管不著。他多年來與王院士一個在北一個在南,雖然說同在一個係統工作,聯係卻幾乎沒有,實在談不上有多深的師生情誼。那天上午接到王院士的電話,客套一番後聽明來意,心想這事不靠譜,嘴上還是答應一定盡力幫忙。下午就接到處長的命令,說最好別摻和進這件事裏,處裏自有安排等,已知王院士的希望基本落空,遂把接待大雪的任務交給了小陳,叫他隨便哄哄她就讓她回去。
原來大雪離開廣州登上去北京的火車沒多久,研究所苟所長很快弄明白她是去請楊主任幫忙向部委申請撥款用來深入研究“果子狸新型病毒”,於是一個電話掛到了處長那裏,說王院士的動機不純,楊主任要是幫了他,研究所以後還怎麼運行等。處長一聽說又是來要錢的,本就頭疼,等明白過來研究所根本不支持後,樂得借坡下驢,趕忙命令楊主任不得造次。現在楊主任隻等大雪打道回府,然後給老院士去電表明歉意,算是交差。因此,早上一上班聽小陳說大雪已到,就讓小陳轉告她說這幾天他有重要的會議要去外地開會,並叫小陳陪大雪在北京好好玩幾天,然後給她買張票,送她回去,替他盡一盡大師兄的地主之誼。
“那麼,撥款的事,您確定不管了麼?”小陳提醒他說。他與楊主任平時在單位說話比較多,生活上有時也彼此照應,算得上一對忘年交。
“我管得了嗎?哎,這種事,越管越糊塗。”楊主任嘬一口茶,繼續翻報紙。別看楊主任表麵不求上進,其實他瞄著副處長的位子已經很久,下一次崗位調整,沒準就輪到他老楊了。因此,處長對他說的話他一般都當聖旨看待,哪裏還有心思管他那個老掉了牙的王教授,以及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夏大雪小師妹。
“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嗎?”小陳有點失落地問,又像在自言自語。
“你怎麼了?”楊主任疑惑地看一眼小陳,又低頭繼續看他報紙上的“京城鑒寶”專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