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泛舟東市(1 / 2)

薑硯已經快有一個月不曾回家了。寺裏負責采買的僧人要下山,正好給薑硯做個伴。

薑母見薑硯回來,也是喜不自勝,念叨著讓人給他做吃食。薑硯問道:“家裏的吃食可還富餘?”

“今年發了水災,聽說周邊州府的糧食都不夠吃,糧食價格都翻了好幾倍。咱們嶺南這裏倒是不缺糧食。不過啊,我還是讓張婆子又去買了些米,咱們家中的這幾口人總歸是餓不死的。”薑母口中的幾口人,除了她和薑硯,還有兩個粗使的婆子,張婆子負責跑腿守門,李婆子負責漿洗做飯。

薑硯記得祖母給自己說起過,她是因為家鄉遭了水災,所以逃難去的福州。她的同鄉,有被大水衝走的,有被拖去修河堤再也沒回來的,更多的是被活活餓死的。所以,她經常教導薑硯,一粥一飯,當思得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祖母抱著薑硯,眼神飄向了記憶的遠處,她說,那個時候,到處都是哭天喊地的叫罵聲、可憐的悲嚎聲,還有賣兒鬻女的叫賣聲。貧窮的人家生活在災荒裏,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或是滿臉驚恐,或是一臉麻木。薑硯那時還小,卻覺得祖母描繪的世界就是一個阿鼻地獄。

薑硯走在嶺南的街道上,卻沒有見到祖母口中的世界,一切似乎與水災來臨之前沒什麼區別,隻除了,街上巡邏的衙役似乎多些,巡邏的間隔時間也更短些。

“薑硯!”

聽到有人喊他,薑硯回過了頭,是沈嬌和沈劍。

“真的是你呀!”沈嬌很是高興,“你來這裏才半年,肯定沒有坐過我們嶺南的畫舫吧?”還不待薑硯回話,沈嬌接著說:“我和沈劍正要去東市坐船,你跟我們一起去玩兒吧!”

“薑公子有要事在身,定是無暇與我們一道同去。”沈劍黑臉,並不想帶著薑硯,他覺得沈嬌對薑硯有超出界限的好感。

福州臨海,也有湖,更別說薑家曾經還有家船行,更別提嶺南有些富戶的畫舫就是從他們薑記船行訂做的。薑硯本來是沒有興趣同去的,被沈劍用話一激,便欣然同意前往。

嶺南州府是由東、西、南、北幾個城鎮組成的,東市是地勢最低窪的地方,這邊的建築保留了嶺南建築的風格,卻因為長年積水,屋子底部加裝了幾根立柱,有些類似於吊腳樓,水位若是不高,船家可以撐船從這幾根立柱之間通過。在福州時,薑硯也曾經約上三五好友,泛舟湖上,賞自然風光,少年誌氣,揮斥方遒。

跟著沈嬌二人上了畫舫,薑硯發現,這畫舫竟然行駛在民居中間。這段時間水位漲起來了,立柱之上有些民居便做起了生意,有賣飴糖的,有賣蔗汁的,有賣小玩意兒的...拿根長杆子,在尾部加上一個鐵鉤,勾著簍子放上要賣的物件,再將長杆從窗戶放出來。若是畫舫上的客人想要了,便拉住杆子,取出貨品,放入銀錢。畫舫的速度不快,見到有客人拉杆子,還會停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