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七章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2 / 2)

不管如何,遷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誰也無可奈何,不管是失落的台北百姓,還是那些有望成為都城但是卻沒能如願的城市的百姓,都最終接受了這樣的一個結果。

到了三月份的時候,另一個嚴峻的消息再次傳遍天下。中華帝國的政府總長,已經六十八歲高齡的唐洪生,以自己年歲過高為由向皇帝提出辭去總長一職的請求。

而皇帝也接受了唐洪生的辭職請求,並且順勢而為,宣布中華帝國的政府總長一職從此以後,將最多任職十年,十年後將必須離職。

這一消息讓整個中華帝國的為之震撼不已。

在以往,隻有失勢的官員才會被皇帝免職,特別是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職位的官員,沒有特別原因的話,將會不斷做到死,就像大唐時的杜如晦。

現在唐洪生在並未失勢的情況下,竟然自己請辭,而且皇帝還定下了這樣一個規矩,讓很多人都感到疑惑。

其實蕭明乾剛開始是想規定為兩屆,每屆五年的。但是在建立中華帝國的時候,蕭明乾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掌握整個中華帝國的權利,並沒有引入議會製度,**製度也非常的落後,更不用提政黨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蕭明乾也是一個**者。

所以最終隻能硬性的規定十年的任期時限,不過在總長人選選擇上,蕭明乾並沒有將其納入皇帝的權力當中。而是由前任總長和各部總長一起提名三到四人。

然後讓其在皇帝和全體政府部級官員麵前進行競爭的方式來選取政府總長。總的來說,還算是一種集中製的**吧,至少比以往要好上一些。

唐洪生離職之後,新的政府總長經過新的競選方式,被接替吳運東擔任外交部總長鬱宇軒奪得。

而鬱宇軒上任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聯合參謀部,製定了一份大規模的擴軍計劃。按照這份計劃帝國將在三年內將陸軍擴充到兩百五十萬人,海軍人數也將擴充到五十萬人,五年建造八十艘以上的蒸汽鐵甲艦交付使用。

加大移民宣傳力度,頒布新的土地使用權優惠政策,鼓勵中原百姓向澳洲遷移,加大對澳洲大陸的投資力度,全麵取消對南洋地區,澳洲大陸的工業限製,以達到全麵掌控南洋眾島和澳洲大陸的目的。

外交方麵,中華帝國將以愈加強硬的姿勢出現在世界各國麵前。加大中華帝國在印度洋沿岸的軍事力量,進軍緬甸尋求更近的印度洋出海口。

加強對中東地區軍事力量,壓服伊朗人,驅逐奧斯曼帝國在中東地區的力量。

另外中華帝國將在五年內組織一支太平洋遠洋艦隊,開始探索北美大陸。在北美大陸奪取最大的利益。

最後一點就是,以日本同大明簽訂攻守同盟條約為由正式向日本宣戰。

如果您覺得《龍起明末》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