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財商型孩子的成長(1)(3 / 3)

(49)最晚歸家時間由子女自己決定。

(50)不可未經允許便外宿。

(51)如何懲罰應讓子女決定。

(52)不要在乎有多久沒和孩子說話。

(53)子女的欲求,由子女自己去設法。

(54)讓子女分擔部分家事。

(55)教育費是父母樂捐的費用。

(56)夫妻吵架不必怕孩子看到。

(57)遲早要離家的。

三、不同的智慧(多種智慧理論及調查)

財商型孩子所具有的天生的勝出的特征,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的能力與智商型孩子、情商型孩子有著顯著的不同,並在少年時代就會有驚人的表現。

請你暫且假想自己生活在史前時代,深更半夜,你被一陣轟雷巨聲吵醒了,你發覺一群巨象正衝向你棲身的草棚。為了便於討論,假如你現在可以任意向二十世紀調兵遣將,找人來幫你掙脫困境的話,你會找誰?

會是愛因斯坦嗎?不可能,個頭太小又手無縛雞之力。詹姆士喬伊斯如何?抱歉,近視太深了。羅斯福呢?可他坐在輪椅裏。這些二十世紀最“絕頂聰明”的人,在你急難求助的時刻,絲毫派不上用場。事實上,在這種環境中,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可能早就無法生存了。相反地,如果建議你去找麥可喬登或是阿諾史瓦辛格之類的人,也許還比較能幫你解危呢!其實要在那種環境裏求生存,主要關鍵在於你是否身手矯健、方向清楚、行動快捷、威武有力和動作靈巧,卻無關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喬伊斯的《蘇尼根的覺醒》,或是羅斯福的新政。

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人,一向把聰明智慧和會讀書、會做學問的人聯想在一起。然而就定義而言,智慧是指對新狀況能應付自如,和不重蹈複轍的能力。如果你的車子在公路上拋錨了,誰會是最聰明、而且能解決這問題的人?會是個從著名大學畢業、擁有博士學位的人?還是一個高中畢業程度的修車技工?如果你在大城市中迷路了,誰最能幫你忙?會是一個正在思考問題而心不在焉的大學教授?還是一個很有方向感的小孩?一個人有無智慧,要看他如何解決生活中所麵臨的各種情況、各種考驗和各種需求,而非智商高低、大學文憑和有無聲譽所能決定的。

一些有關智力測驗預估性方麵的研究,可以證明上述的說法。因為,雖然智力測驗可以用來預測學業成績的好壞,但卻無法顯示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的成敗。在一項對功成名就的專業人士所做的調查中可看出,這些人士之中,整整有三分之一的人智商並不高。很明顯地,智力測驗所能測試的,很可能是某種應稱之為“在校學習的資賦”,而真正的智慧,卻必須包括範圍更廣的各項能力。

在這裏將探討各式各樣的聰明智慧。智慧,不是某種神奇的、可用智力測驗測量出的腦內物質;智慧也不是一種稀有貴重的染色體,由上天賦予少數的幸運者。這裏將探討的智慧,是存在於生活中各個層麵的“多種智慧”。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企業主管、神學家、心理輔導人員、銷售人員、小學教師、焊接工、機械技工、建築師等等,他們的智慧都在我們的探討之列。此外,我們也將研究世界各地各種文化、各個不同民族所蘊涵的智慧,包括:波利尼西亞人的航海本領,南斯拉夫史詩歌詠樂手的說書才華,日本企業大亨的社交手腕。

通過這些,你會對這一愈來愈受科學界與一般社會大眾重視的革命性思想,有所認識。由心理學家豪爾葛德納,以十五年心血研究發展出的“多種智慧”理論,向傳統的聰明智慧定義提出了挑戰。葛德納認為,我們一直太注重語文表達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也就是典型的由智力測驗所測試的能力,而忽略了其他方麵的智能。他覺得至少有七種智慧,值得我們認真探討。

第一種才能,是掌握交流工具的本能,最有代表性的是語文的智慧。這是新聞記者、說書人、詩人和律師所具備的才能。這樣的才華為我們帶來了莎士比亞的《李爾王》、荷馬的《奧德賽》和阿拉伯《天方夜譚》的故事。在這方麵展露才華的人,都能透過語言雄辯滔滔,或是據理說服,精於演藝或是擅長教導。他們也喜愛利用語言玩些雙關語、文字遊戲或是繞口令。因為他們記性好,能記得許多事情,所以也經常是常識問答遊戲的高手。他們都能讀會寫。閱讀時,如饑似渴;寫作時,清晰流暢,而且還能從文字中推敲弦外之音。

第二種本領,是數理邏輯的智慧。科學家、會計人員和電腦程式設計人員便是具備這一類智慧的人。牛頓發明微積分、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都是靠這一種智慧。生性具有數理邏輯傾向的人,擅長推理,思考時注重因果分析,會提出假設,尋求觀念上或數字上的模式,而且保持著較理性化的人生觀。

第三種才能,是屬於感受空間的能力。這類人在思考時,常透過圖像思考。對於視覺空間的感受性很強,能變換、重塑各個層麵的空間。很多悠遊於這一空間世界的人是:建築師、攝影師、畫家、飛行員和機械工程師。設計埃及金字塔的人就頗具這一類智慧,愛迪生、畢卡索和亞當斯也是同屬這一類型。空間感受性強的人通常都能明察秋毫,且能將腦中思索的概念以圖像畫出,對於三維空間可充分掌握運用,應付自如。

第四種才能,是屬於音樂性的。這一種智慧最主要的特征,是對於節奏和旋律的感受、欣賞和創作能力。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之類的人具有這樣的智慧:塔裏島的民謠樂手和南斯拉夫的史詩歌詠樂手,也都有這樣的智慧。任何人,隻要聽覺敏銳,唱歌時不荒腔走板,而且頗能辨別不同的樂曲,也就都具備了這類智慧。

第五種本領,是動作靈敏,屬於“身體”型的智慧,舉手投足靈巧敏捷。比如運動員、手工藝匠、機械技工、外科醫生大多有這樣的智慧。卓別林也是靠這種肢體動作的靈巧扮演“小流浪漢”的角色。身手靈敏的人善於縫紉、木工和模型製作,這類人也喜愛體能方麵的活動,像健美、跳舞、慢跑、露營、遊泳、泛舟等等。他們是“動手型”的人,觸覺靈敏,需要經常活動身體,遇事也較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