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表現出有興趣的樣子
即使我們對所談到的主題沒有興趣,仍然可以有所反應並且表現得很友善。即使沒時間談話 、不了解意思或對對方所談沒什麼興趣,仍然可以提供協助或是發表一些意見。不過如果我 們真的很感到興趣,通常會停下手邊所做或腦中所想,而叫對方再多說一點。這麼做,即是 讓對方知道到我們很感興趣。而且當我們越要求對方再說下去,我們會越感到有趣。
“表現出有興趣”除了表示有反應之外,還意味著為了傾聽對方所說,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們暫時放下手邊正在做的工作。這也表示我們認為他所說的頗為重要。一旦對他的話感到 興趣,下一次當他想找人談話時,可能會再來找我們,而不會去找別人。
(3)透過談話來教學
當我們表現出有興趣的樣子(即要求對方再多談談他所提起的話題)時,這即是在鼓勵這個人 加強內容,多加敘述以求語意更完整。在良好的溝通狀況下,當其中一人引用新的詞彙、表 達新概念或要求澄清、敘述或解釋時,我們可以看到彼此訊息的交換情況,以及不經意的語 言學習。談話的重點是在分享興趣,而不是言語本身。新的語言即是因為可增加興趣所以才 會去學習。很少有語言隻是因為單純的學習或背新字彙而學得,學一些對我們較有用的新字 比呆坐一旁背誦單字句子更簡單、有趣而有效。
以兒童而言,他們學新字與進行會話的過程也是剛開始時,必須由大人帶動大部分的談 話。大人需要逐步引導兒童使用更精進、具體及表達性的語言,使他能學會整個談話過程。 其中一種方式即是對小孩所引發的話題表現出有興趣的樣子,而且在答應孩子請求的同時, 也要求兒童以一種特殊的言語來表達,例如要求他換一個新字或以另一種較好的方式表達。
所謂隨機教學法,就是當兒童提起他有興趣的話題時,大人不但要有所反應,表現得很有興 趣,而且還要求語言的精進。也就是大人趁兒童對交談感到興趣而且會很有反應的時候,隨 機教學。這也就使隨機教學法成為極有效的教學技巧。
(4)隨機教學法的長遠效果
子女到了青年時期仍會告訴父母他們的疑難雜症,這種父母通常是從小就讓子女知道他們 對子女所談的話題都極感興趣。每當子女提及在學校或鄰居間的所做所為時,他們的父母不 但傾聽而且會要求子女再多說一點。父母在言談之間所引發的問題,可以協助子女衡量 自己及 他人的行為是否合宜,而且可以激勵他們再去想想還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嚐試。即使必須糾 正或批評子女的不當言行,或者必須直接告訴子女應該怎麼做,在隨機教學法的原則之下, 父母可以選擇其他適當時機,不宜在當時提出。
如果大人對兒童所說的有興趣的話,兒童會連續不斷的引發各種的話題。隻要大人能盡量對 兒童談及有反應而且願談下去,不管這段時間的長短,大人都可以把握許多機會讓兒童學習 。兒童最有效的學習時機即是當他們對所談的話題有興趣時,在這情況下,大人可以告訴他 們一些知識重新指引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方向或行為表現,也可以了解兒童的理解力、興趣 、想法與行為。
你是否曾經用隨機教學法來教過任何小孩??你是如何教的?
2.隨機教學法示例
學校中的隨機教學法
聖凱拿著他的數學加法練習第三題去找白老師,問道:“這樣做對嗎?”白 老師並不直接告訴聖凱:“你答錯了。”或者告訴他正確答案;這時她指著另一題問道:“ 7加6是多少?”聖凱答:“我想是11吧!”白老師接著說:“你記不記得如果你沒有把握的話 ,都是怎麼驗算的呢?”聖凱在紙上先畫上七條線再畫上六條線,數一數說:“噢,是13才 對。”老師答:“對了,就是13。”聖凱接著說:“那這題答案應該是54而不是52。”白老 師說:“又答對了,太棒了,像11變成13,52變成54,你每次都多加了2,你看,現在真的 像在做數學了呢!”
對幼兒的隨機教學法
當巴太太打開抽屜要拿一件長褲給小咪穿時,小咪抓著一件外套說:“要這 個。”巴太太牽著小咪的手放到這件外套上說:“外套。”小咪答:“外套。”巴太太答: “對了,這就是外套。”而且讓小咪從抽屜拿出來。小咪把外套拿出來後放到床上的襯衫旁 邊,她轉身告訴媽媽:“一樣!”巴太太回答:“對啦!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是什麼色呢? ”小咪答:“紅色。”巴太太答:“是藍色的。”接著她把襯衫和外套一起放到小咪的手裏 說:“說--藍色。”小咪答:“藍色。”巴太太說:“答對了,藍色,藍色的外套,藍色 的襯衫,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我們來穿吧。”
隨機教學法就是等到對方提起一個話題時,不但有反應,而且還能讓他用更多的語言使語句更完整,使語言更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