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簡單,不需要特別豐富的物質、特別多的誇讚,隻要為他建立起安全感,使他確信父母是愛自己的,他就不會對世界懷有惡意。『言*情*首*發www.Klxsw.com而很多時候,我們最常見的父母吵架,最容易讓孩子懷疑父母是不是愛自己,會不會隨時拋棄他;進而還會焦灼於父母之間不和諧的關係是不是因為自己,最終將矛頭對準自己,會很痛苦。
我聽過一句讓我感觸至深的話:一個父親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愛他的媽媽。我想,這句話掰開來說就是,和諧的父母關係,是一個孩子內心安全感的最大來源。我和小燃曾經有一次比較激烈的爭吵,說到都快撕扯起來了(我跟小燃間從未動過手)。那時石頭還小,大概四歲的樣子,我們和孩子本來都在一樓,他趴在一邊玩耍。說到激烈的時候,我倆下意識地感覺小石頭好像看見了,於是趕緊默契地上樓走進書房關上了兩層門,才繼續說。吵架結束後,我們又各自冷靜一下,等調整得差不多了再下樓。據說,父母吵架位列孩子最懼怕的事情之首,對孩子影響極大。有時候父母吵架一急,在完全不理智的情況下,根本不太注意回避孩子,這樣會對孩子產生非常不好的心理影響,在這一點上,我和石頭媽有這樣的共識:夫妻間的爭吵若是不可避免,就各自進屋去,不要讓激烈的情緒傷害到孩子的心靈。我爸媽從小在我麵前吵的架和做的事兒在我腦海裏留下了太深的影響。我那時期的叛逆和反感,讓我知道一定不能在自己孩子麵前做同樣沒進步的事情。大人的情緒可以在吵架後很快理智下來,可孩子心靈幼小,比我們脆弱得多。一是他們不太理解大人之間的事情;二是雖然他們不明白,但是會有心理壓力去琢磨你們談論什麼;三是我們雖然回避,但在同一個屋簷下孩子難免還是會隱約聽到。這時有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去緩和這些問題,就是在爭吵結束後,跟孩子解釋一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要當著孩子的麵動不動提“離婚”這個詞。我從來沒有跟我老婆一吵架就提離婚,這點夫妻倆最好也達成默契,吵架歸吵架,動不動提離婚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而且我要再次強調,父母絕對不要吵架最後再把孩子拉進來,指責他“如果不是因為你,我們就不會……”。這點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你想象不到的。在我的經驗裏,父母吵架也是需要技巧的。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他的察言觀色能力太強了,從哪裏可以得到利益就偏向哪邊。如果父母兩個人從養育方式上到理論上,都不斷爭吵,孩子就會鑽空子。不要小瞧這點,從教育觀念上保持一致這一點,與從小培養孩子明確的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我和李燃就特別注意。有一次,我和小燃正在討論一個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正各執己見時,石頭也說了一個我們都覺得不太對的觀點。於是小燃開始糾正石頭,這時我趕緊將話鋒一轉,說:“石頭,你媽說得對。”作為父親這時要見縫插針,轉換得快,雖然之前我和小燃討論的意見也不一致,但是不能讓兒子在我們之間找縫兒鑽。唱好雙簧,保持一致,這是我家教育孩子的一貫政策,事實證明,效果非常正向。舉一個反例說說,我們鄰居家孩子的父母每次說一個簡單的問題,最後都能上升到“你媽媽的性格不好”“你爸爸的習慣不好”。父母對待一件事情沒有正確的態度,孩子就更亂了。一件小事,在孩子心裏變成了“媽媽更厲害,我向著媽媽”或者“爸爸更有利,我向著爸爸”。特別家裏還有老人摻和進來的,整個家就亂套了,往往最後演變成大人在上麵吵得不可開交,孩子早就沒事兒玩去了。遇到發現不了自身問題的家長,我建議每次吵架緩和過來後,都做一下自我檢討。我和石頭媽經常這樣做,老老實實地一起檢討:“以後不要再這樣吵架了,太傷感情”“傷咱倆感情不說,孩子看見會怎麼想……”檢討完我倆立馬精神了,對,不應該這樣!現在石頭已經可以理解我和他媽媽之間的情況了。一次,我拉著兒子閨女坐在車上和小燃說事,一著急音調高了,石頭在一旁玩著iPad,眼都沒抬,張嘴慢悠悠地嘀咕了一句:“操心的爸爸!”說話的語氣跟他媽媽一模一樣。他這一說,我就不吭聲了,絕對不會說什麼“兒子你懂什麼,我在教訓你媽呢”。一家人的默契大概就是這樣吧,知道吵架是一種溝通方式,了解各自的性格特點,相信愛永遠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