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咱們村的扶貧工作,要靠我們大家一起來完成。第一書記隻是一個稱呼,大家以後叫我一聲小張,我聽起會覺得特別舒服。我剛剛來,對村裏的情況還完全不了解,連有好多貧困戶好多貧困人口都還不曉得,所以暫時先不說工作怎麼做。
這一次縣裏派了40個第一書記到全縣的40個貧困村,主要目的是加強貧困村與縣裏的溝通,像我們村的幫扶單位是縣委統戰部與國資企業彙興公司,以後有什麼困難需要縣裏幫忙解決的,我會先去找幫扶單位。還有縣裏有什麼最新的政策和項目,我會第一時間去爭取,第一時間傳達給村兩委。
這可能就是縣委派我們下來的作用,而具體到村裏的扶貧工作,還要大家一起幹。當然,縣裏已經明確了,會讓縣裏的單位安排機關幹部下來結對,每個人負責幾戶貧困戶,平時的一些工作都有他們幫到做,可以減輕我們村上許多負擔。
總之一句話,隻要我們大家一條心,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努力克服,爭取在全縣的40個貧困村裏麵第一批完成任務,實現整村脫貧搞帽。”張軍繼續說著。
“說得好。”當張軍說完,劉龍江笑著大聲說,“大家也能聽出來,張書記說得很實在,是個實在人。以後有了張書記幫我們跑政策跑項目,那我們幹起事情來就有勁了,就有盼頭了。
大家說是不是?我們村一直發展不起來,年輕力壯的都跑出去打工了,村裏隻剩下一些老人、婦女和娃兒,那是標準的613860部隊。如果村裏能夠發展起產業,交通條件能夠改善,相信會有許多村民回來幹的。
那接下來,刁主任先把村裏的整體情況給嘮嘮,然後陳波再把貧困戶的情況說說,讓張書記對咱村有個總體的印象,接下來好開展工作。”
“那就麻煩刁主任了。”張軍望向刁世平點點頭說。
“我們龍溪村有十個社,556戶人,戶籍人口2463人。不過長期在外務工的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在家的隻有一千四五百人。村裏目前有3.8公裏水泥路,主要是雙龍鎮通向石馬鄉的鎮道。
另外龍溪河從村裏穿過,河流長度4.6公裏。村裏有基本農田2800畝,林地與山地15000多畝,村內有龍丘、龍岩、龍崖三座小山分布,但是如今荒廢的土地幾乎占三分之一,連農田也有數百畝荒著沒人耕種。”刁世平沒有看筆記本,而是看著張軍慢慢地介紹著,張軍連忙將相關情況記錄了下來。
“大概情況就是這樣,其他暫時沒什麼說的了,有些情況可以後邊慢慢了解。”等到張軍記完了看過來,刁世平點點頭說。
“那我說說咱村的貧困戶的情況吧,2013年底我們確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共有116戶,而到2015年底經過重新認定後還剩下103戶,有13戶不符合標準的已經退出了。但是今年縣上要求將五保戶全部納入貧困戶中,加起來一共有貧困戶121戶,貧困人口一共418人,其中有五保戶18戶,雙老戶26戶,殘疾戶9戶,大病戶3戶,60歲以上老人155人,60歲以下成年人185人,未成年學生68人,在外打工120人。村裏交通不便,住房條件落後,安全飲水不達標,危房戶較多,無任何集體產業。”陳波打開麵前的筆記本,照著念了起來。
張軍神情嚴肅地記錄著,同時腦海裏快速地將這些數據記下來,隨後放下筆,對眾人說:“121戶貧困戶,差不多在40個貧困村裏麵算是多的了。而且咱村離縣城太遠,離瀘州也差不多遠,沒有產業要發展起來太困難了。
當然,困難是有,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嘛。從中央到省市縣都非常重視扶貧工作,設立了十多個專項扶持項目,每年都會有一些項目批下來,我們也會有份的。
劉書記,刁主任,在沒有完全熟悉村裏的情況和貧困戶的情況之前,我暫時不多說什麼。接下來麻煩陳哥把所有貧困戶的資料都找給我看一看,接下來我可能要用一兩個星期時間走訪一下所有貧困戶,然後再琢磨一下。
我會先做一個規劃,然後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商量,通過之後我再回去向領導彙報。當然,大家有什麼想法,也可以隨時跟我交流,我還想占用大家一人一天的時間,麻煩大家幫我帶帶路去貧困戶家裏看看。”張軍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