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創業(下)(2 / 2)

楊朝榮發表了簡短的講話:“鄉親們,大家好。快過年了,我先在這裏給大家拜個早年。今天是個好日子,連大太陽都出來了,就跟大家的心情一樣暖暖和和,也跟大家的日子一樣紅紅火火。龍溪村在過去一年裏,新修了公路,修了大橋,建成了水稻育種基地,搞了養豬場、養蝦場,還有龍岩山、龍崖山都在搞項目,變化多,也變化大。

這是好事情呀,說明我們龍溪村在村委的帶領下,正在大步向前高速發展,未來將會越來越美好。在過年之前,村上搞分紅大會,把貧困戶小額扶貧貸款發展的產業福利,以及村集體經濟的福利發給大家,就是要讓大家能夠過上一個好年,把年過得熱熱鬧鬧,一家人團團圓圓。

好了,我也不占大家太多的時間了,接下來就讓村委幹部們為大家發放分紅,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可以繼續努力,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掙更多的錢,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同時還要把龍溪村建設得越來越美。”

楊朝榮簡短的講話結束後,彙興公司的黃總和雙龍鎮黨委書記石林泉也都說了幾句,不過都是簡單的新年祝福,他們知道,此時此刻,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分紅到手,所以他們講太多反而不好。

隨後,村委幾個幹部開始分批發放分紅金,何小蓉與葉明英分兩處發放,陳波與周慶中則分別叫著村民的名字,劉龍江與刁世平則在旁邊維護秩序,張軍則陪著楊朝榮等人去村裏轉轉,順著水泥公路朝著龍溪河大橋的方向走去。

雖然臨近春節,不過除了幾個基地外,其他空閑的土地上,村民們種植了一些小麥和油菜,此時放眼望去,也並沒有到處光禿禿的感覺,許多地方依然是青山綠水。

寬闊的龍溪河大橋,如今已經正式通車了,站在大橋上張望,兩岸的水稻育種稻田連成一遍,稻田裏是明晃晃的水,正在靜靜休整,等等來年重新種植水稻。

越過龍溪河大橋後,再往前走不遠就到了周長青承包的龍崖山基地,此時數萬株各種品類的柑桔樹整齊地布滿小山及周邊,另外在山腳下還有數苗圃基地。有些長勢較快的柑桔品種,如今已經快一米高了,其他大多數品種的柑桔樹,也有八十多厘米高下。

“這些柑桔今年有能掛果的嗎?”楊朝榮問張軍。

“那邊有兩三千株清見品種,今年六月左右可以掛果,九月中秋節後能夠成熟。另外還有一些不知火品種的,要到八月份才掛果,年底這個時候才能成熟。其他的品種就要等到明年才會掛果了。”張軍對周長青的這些柑桔還是比較了解的,點點頭跟大家說。

“周長青當領導多年,對生意也很有見解,他選擇的柑桔產業確實是個前景非常不錯的項目。事實上他最賺錢的還不是柑桔,而是那些樹苗,估計今年的收入就差不多能夠收回一半的成本了。”楊朝榮笑著說。

隨後,大家繼續往前走,經過了龍岩山的花椒基地,看到那些花椒樹苗的長勢也不錯,都有近一米高了,而且今年應該有一部分長勢特別好的花椒樹會結出花椒,雖然量不大,但是也能夠開始收回一些成本了。

轉了一圈後,來到了龍丘山旁邊,看到十多個村民正在山下忙碌著砍伐雜木,清理周圍的雜草和道路,李玉懷也在與大家一起揮汗如雨地幹著,看到張軍帶著人過來,立即下來打招呼。

“玉懷,這是縣領導楊常委,這是彙興公司的黃總,這是雙龍鎮的石書記。各位領導,這就是李玉懷,四川農業大學的高材生,如今放棄了在城市的工作,回鄉來創業,承包了龍丘山,準備發展蟠桃、枇杷和草莓等產業。”張軍立即給大家介紹。

“各位領導好,我剛剛回來創業,還請各位領導以後多照顧。”李玉懷笑著跟大家打招呼。

“嗯,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了,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小夥子的選擇很不錯,回到家鄉來創業,同時也可以帶動鄉親們致富,既能夠實現人生理想,又可以回報家鄉,相信你能夠成功的。”楊朝榮與李玉懷握手說。

“小李呀,好好幹,我們鎮上對大學生回來創業,也有一些政策扶持,改天你到鎮上來跟孫鎮長彙報一下,我們會給你爭取最優惠的政策。”石林泉與李玉懷握手時,非常高興地對他說。

“謝謝各位領導的鼓勵,我一定努力幹,爭取把項目幹好。”李玉懷有些靦腆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