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幫忙(中)(1 / 2)

+Zh�A~“按照未來的發展趨勢,鄉村公路應該要通到家家戶戶門口,達到戶戶通的目標。不過,目前有些村民的房子離公路太遠,而且距離其他村民家較遠,這一類的如果要達到戶戶通,可能修路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我們可以結合宅基地退出以及危房改造動員他們搬家到公路邊,而少數離公路不是太遠的村民以後可以考慮給他們一定的修路補助,讓他們自己出一些錢把公路修到家門口。

而去年的修路項目叫村村通,目的是讓每個村都通公路,我們村已經通到了大多數社;而今年的項目是社社通,要達到公路通到每個社的目的,同時兼顧沿途的村民。

今天開會要研究的是,社社通公路還是修4.5米寬嗎?還是隻修3.5米寬呢?如果要修成4.5米寬,那經費上就還要再補充一些再夠,是繼續找村裏的老板資助,還是動用村集體收入呢?”

7月8日,龍溪村村委班子開會,研究新布置下來的任務,張軍主持會議,首先發言說。現在龍溪村村委已經形成了共識,有關扶貧工作的會議和工作,全部是由張軍來主持和負責,其他人可以補充意見發表建議。

“今年上級再次撥款下來專項修路,是對扶貧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同時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基礎設施。如果僅僅隻是滿足社社通車的需求,那麼修成3.5米寬的公路已經足夠,但是我們村對未來的定位,是要發展鄉村旅遊業,所以考慮到這個前景,最好還是繼續修成4.5米寬的公路才符合未來需求。”這一次,不等其他人發表意見,劉龍江率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劉支書說得對,我們不能隻看到眼前,還要看到未來。雖然說現在修成4.5米寬的公路村上要自籌部分資金,但是我們現在緊張一些,未來就可以少些麻煩,避免了再去補路擴路的重複修路,我也讚成修4.5米寬的道路。”刁世平也接著說。

“我也同意,要修就修好,道路寬敞一些,大家出行更方便,村裏的環境也更美一些。”葉明英說,而何小蓉、周慶中與陳波都點頭讚同。

“好,那麼我們一致同意繼續修4.5米寬的公路,那麼需要的經費大概在210萬左右,上級撥款150萬,缺口約60萬,需要我們村上自己想辦法。去年我們才向村裏的老板們籌集了百餘萬修路費,今年恐怕不太好再向他們籌集了,那麼是否動用我們的村集體收入經費呢?”張軍點點頭,他也是讚同一次性把公路修好的,但是這就涉及到多出來的預算經費問題了。

“我的意見是就用村集體經濟收入來填補這個缺口,一是如同剛剛張書記所說,去年才向村裏的老板們籌集了資金,如果再找他們恐怕不太恰當;二是如今村集體經濟越來越壯大了,今年優質水稻育種基地撥款提留部分有五十萬元,此次養豬場與淡水海蝦養殖淨利潤九十四萬元。

現在村委的賬麵上已經有一百四十四萬元集體經費了,雖然說年底要給村民分紅,但是年底還會有養豬場與海蝦的收入,所以這筆錢可以動用一部分在村裏修公路項目上,另外則用於裝修村辦公室、購買新的辦公設備,以及裝修留守兒童之家、農家書屋、老年活動室和鄉賢活動室等等附屬設施。”劉龍江對大家說。

“村集體經濟收入,本來就應該用於村裏的公共事業,所以用來修路也好,裝修黨群服務中心及附屬設施都是應該的,以後還會用來改善村裏的各種條件,所以我是讚成這樣做的。”刁世平點頭說。

事實上也是,村裏麵如今有了收入,自然在辦事的時候也有了底氣,不像去年無論是修路還是修橋,以及創辦村集體經濟,當時都缺少資金,張軍沒少跑縣裏各個部門,村委幹部也沒少給在外的老板們打電話聯係,好在最終解決了難題,渡過了難關,讓村裏有了大的變化和發展。

村委研究之後,村裏立即開始新一輪的修路工程,而此時村黨群服務中心以及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工程基本上結束了,正在進行著裝修工作,所以熊方海的團隊又繼續承包了村裏的修路工程,開始修建新的6公裏社社通公路。

7月底,黨群服務中心與貧困戶新建的房子全部裝修完畢,準備半個月後搬遷進入,村辦公室全部搬到黨群服務中心來,貧困戶也開始準備搬家的事宜了。

“張書記,我的貓不見了,你能找人幫我找找嗎?”這天下午,張軍走訪貧困戶回來,一社的路上被貧困戶李司秀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