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輩,你家的貓平時愛去什麼地方玩呢?”張軍連忙問道,李司秀年過七十,老伴已經過世多年,幾個兒子女兒都成家了,她一個人單獨過日子,所以養了隻貓陪伴著自己,平時一直不離開她的。
“它平時大多數時候都跟著我的,除了在家裏睡覺的時候,不會出去亂跑的。今天上午它就不見了,也沒在家睡覺,我已經找了好久了,到處都沒有。不知道會不會跑丟了?”李司秀著急地說,急得都快要哭了。
“李老輩,你別著急,我馬上幫你找找。”張軍打電話叫來陳波與何小蓉,還有李司秀的鄰居們,動員大家一起幫她尋找小貓,有的在她家裏找,有的在她家周圍找,包括屋外的竹林、玉米地等地方,紛紛喚著趕著,但是沒有發現。
“不就是一隻貓嗎?現在不見了,肯定是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它肯定會回來的。”何小蓉小聲對張軍說,覺得有點小題大作了。
“可不能這麼想,李老輩獨身一個人,兒女孫子都沒有在她身邊,平時一個人多孤單呀。她養貓的目的就是陪伴她的,現在貓不見了,就相當於老伴不見了,你說她能不著急嗎?當然,咱們還年輕,可能還體會不到這種感情,但是也可以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想法一想,盡力幫她找到貓吧。”張軍勸說著。
“李婆婆,最近你家的貓有沒有反常的地方,比如說它有沒有不吃東西,成天叫喚著呢?”陳波則問李司秀。
“是呀是呀,最近一段時間,它好像老是沒有精神,東西也吃得不多,成天到晚地叫喚著,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生病了?”李司秀連忙說。
“看來這貓是思春了。周圍哪家的貓呢?特別是有沒有哪家養了公貓的?”陳波對兩人說,隨後又問李司秀和鄰居們。
“我們幾家都沒有養貓的,不過龍崖山那邊三社有人養貓,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公貓?”一個鄰居想了想說。
“那我們去三社那邊問問吧。”張軍想了想,覺得陳波說得有道理,便帶著兩人去了三社那邊,到處打聽誰家養貓了。
“楊德友家裏好像養了貓,是他家女子養的。”很快就打聽到了一個線索,三人連忙朝楊德友家而去,張軍記得這個楊德友家也是貧困戶,他長期在雲南打工,女兒好像平時在瀘州打工,家裏隻有多病的妻子,還有一個老母親。
“老輩子,聽說你們家養了貓,是母貓還是公貓呢?”三人走進院子,楊德友的母親正在屋簷下剝玉米棒,現在正是收玉米的時候了。
“我孫女以前養了一隻貓,也不知道是公貓還是母貓,不過今天跑了一隻灰貓來。”老輩子笑著說。
“那就對了,灰貓可能就是李老輩那隻貓。老輩子,一社的李司秀你認識吧,她養了一隻母貓,這段時間正在思春,今天跑不見了,可能就是跑你們家來了。”張軍與陳波等人對視了一眼,立即高興地說。
“剛才我看見它們跑到屋後邊去了,你們去找找看。”楊德友的母親說道,三人立即分頭到她家屋後去找,很快就在竹林裏發現了一黑一灰兩隻貓正在爬樹玩耍。
“那隻灰貓就是李老輩家的。”陳波立即指著說,他去李司秀家的時候見過這隻貓的。
“現在恐怕不容易把它捉回去,隻能跟李老輩說一下,或許過兩天它自己就會跑回去了。”三人商量之後,回去告訴了李司秀,她立即到楊德友家裏來,果然看到了自己的灰貓正與黑貓一起成雙成對地玩呢。
而後過了幾天,灰貓可能在黑貓處得到了安慰,滿足地回家了,不再到處亂跑了,而幾個月後,它竟然生了幾隻小貓,有黑的、灰的和半黑半灰的。當然,這是後話了,不過後來李司秀把這些貓全部都養了起來,直到半大了才送了一些給鄰居們。
“劉叔,我覺得黨群服務中心搬了之後,村裏的老年活動室得利用起來,像李司秀這樣的老人,還是五保貧困戶的老人們,讓他們每天聚集在一起打打牌、喝喝茶、聊聊天,免得他們長期在家孤單一人,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回到村辦公室,張軍找到劉龍江把幫李司秀找貓的事情說了一下,隨後對他說。
“你說得對,如果有孫輩帶的老人倒也有些寄托,但那些單身老人,特別是五保貧困戶那些老人,他們根本就沒有精神寄托,村裏是得想辦法把他們組織起來健身、聊天,幫助他們安度晚年。”劉龍江點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