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定調(1 / 2)

雙龍鎮的工作大會,重新為全鎮下一步的發展定了方向,要求全鎮各村在回引人才、創新創業方麵大做文章,結合扶貧工作,以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為依托,想方設法發展各種農業產業,擴大已有價值較高的產業,把種植業與養殖業結合,力求到年底都要有較大的變化。

但是對於龍溪村來說,卻並沒有多大變化,還是按照已有的各項產業進一步抓好管理,搞好經濟發展,提高村集體收入和村民的收入。

時間進入七月八月後,對於龍溪村來說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玉米、水稻先後豐收,養豬場出欄近兩千頭生豬,村民家出欄一千多頭生豬,其中賴三家十頭生豬,羅陽家四頭生豬,全部按照彙興公司的收購價格出售。

值得一說的是,賴三家裏十頭生豬出欄獲利兩萬多,隨後又將自家母豬產下的八隻小豬全部自己養了起來,而另一隻母豬也懷上了崽子,還要一個多月才會產子。

“我準備以後都自產自養,自己家的母豬產的崽自己養大,可以節約不少成本。”賴三碰到張軍的時候,喜滋滋的說。

而且,賴三家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他媳婦趙芳前不久檢查出來懷孕了。這讓賴三母子更加高興,不但幹活更有勁了,而且臉上的笑容從沒有斷過,因為賴家就要有後了。

“好嘛,看來三哥你的技術是學到家了,以後好好幹,等到趙芳生了孩子後,你們家就熱鬧了。”張軍笑著對他說,看到賴三家的日子好起來,他這個第一書記當然是高興的。

而賴三家的情況變化,隻是貧困戶的變化縮影,如今龍溪村的貧困戶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了,五保戶不說,政策補助和分紅就讓他們人均收入達到六七千了。

其他的貧困戶,每年分紅最少也有四五千,然後許多人的打工收入也有一兩萬,加上自家種植養殖的東西出售,都能夠收入不少。典型的如楊朝榮常委聯係的貧困戶羅陽,雖然沒有雙手,但是與賴三一起在村上養豬場學習了養豬技術,今年也是自己在家養豬,而且養了四頭,收入一萬多,如今再次購買了四頭小豬喂著。

還有八十歲的貧困戶羅興富,在今年初申請貸款一萬元,購買了一頭牛,每天都牽著牛出去放養,到春耕的時候,他把牛租給別人家耕田就收入了一兩千。

還有林小琴家裏,兩個小孩越來越大了,丈夫每天坐著輪椅也能夠幫她做一些事情,如今做的紅苕粉條已經成為村裏的特產,每個月都要為農家樂提供紅苕粉條數百斤,同時家裏還喂養了雞鴨、豬和黑山羊,年收入可以達到四五萬元。

村裏貧困戶今年的危房改造在七月就完成了,裝修之後全部在八月底搬遷入住,至此除了少數貧困戶的房屋隻需要加固之外,所有危房都已經改造完畢。而如今的新村聚居點,已經有三十來戶村民,形成了一條六百多米長的街道,商店、衛生室、兒童之家、老人活動場所以及鄉賢館都設在這邊,逐漸成為全村的中心地帶了。

“今天召開這個會議,是商量張軍書記的一項提議,我們村的危房改造已經接近尾聲,大多當選村民都不會再改建房屋了。加上我們的亮化工程和雪亮工程實施,還有廁所改造與環境整治都已經做得差不多,整個村子的麵貌煥然一新,我們可以進一步打造旅遊示範村了。”八月二十日,剛剛將水稻育種基地的稻穀收割完,劉龍江就召開了村委班子會議。

“今年以來,我們在整治村裏的環境方麵做了許多工作,隻是一直都在搞建設,所以有些事情還沒有做到位。現在房屋建設基本結束,再過幾天貧困戶就要集體搬遷進新家了,所以我們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的工作可以開展了。

經過我網上查閱和各種調查了解,這項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建立垃圾集中清運點,現在我們的農村環境之所以差,是因為沒有固定收垃圾的地方,所以老百姓喜歡的房前屋後亂丟垃圾。我們要在各社建立一至兩個垃圾集中清理點,把垃圾集中收起來,再聯係相關部門定期清理走,這樣就可以保持房前屋後的幹淨了。

二是美化房屋,或者叫打造美麗庭院。我聯係了四川美術學院的一位老師,他準備帶一群學生過來實習一個月時間,由我們村上提供吃住保障,他們負責為村民家設計完成各種壁畫,也就是在牆壁上畫上一些與農村生活相關的圖畫,而我們還要結合起來,因地製宜將每家每戶的房屋前麵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