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我有個設想,在黨群服務中心建一個村史館,把我們龍溪村這幾年來在扶貧工作發展曆程記錄下來,讓全體村民都記住我們的今天來之不易,美好的生活必須依靠自身奮鬥,也有利於以後教育村裏的孩子,或者是供外來人了解村情。
四是根據村裏的遠景規劃,在龍岩山、龍崖山和龍丘山之間修建一條一米五寬的環形跑道,最好是修成塑膠跑道,再連接到龍潭子瀑布、新村和水稻育種基地幾處地方,以後村裏購買一些共享自行車,大家走哪裏都可以騎車到最近的地方,遊客來了也可以騎車玩。
關於美麗庭院和村史館,我都在網上找了一些例子,大家看看我們村適合不適合搞這些,都發表一下看法吧。美術學院的學生來幫我們設計畫畫是不收費的,我們隻需提供吃住就行了;村史館的建設花費也不多,除了場地另外的廣告設計一兩萬塊錢就可以了。”張軍接著將自己收集的一些資料分發給大家,讓大家暢所欲言。
“修建垃圾集中點這是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修建環形跑道也有得於以後村裏發展旅遊業,應該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修建村史館嘛,可以放在以後進行,畢竟我們村的發展,離不開眾多老板的支持,確實應該修的。但是這個美化庭院,我認為沒什麼用吧,從來沒有看哪裏看到過牆壁上麵畫畫的,雖然不要錢,但是提供幾十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與住宿,花費恐怕也不小哦。”刁世平率先開口說。
“我倒是覺得美化庭院是件好事情,我們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牆壁是光禿禿的,有的貼了磁磚,有的刷了白,也有的什麼都沒管。如果我們村要發展鄉村旅遊業,要吸引遊客前來,就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地方。正是因為如今還到處都沒有人這樣做,所以我們做了就會成為全市至少全省的榜樣,將來一定會有許多人前來參觀甚至是學習的。”葉明英則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村史館是應該修建的,它不僅僅隻是展示我們村的發展變化,還是開展黨的教育的一個陣地,可以充分將我們村的發展變化和這個曆程展示出來。所以我個人認為,村史館應該立即動工修建,而且還要修好,做為我們村的一個重要的場所展示給村民和前來學習參觀的旅客。”陳波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都讚成。”何小蓉隻說了一句話。
“我也同意張書記的提議,因為他所說的這幾項提議,有些是我們想都沒想過的,但也正是這樣,才是創新工作,才能夠出彩。何況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發展鄉村旅遊業,如果沒有我們的特色亮點,是不可能長久的,而張書記提的這些,我相信對村裏是有好處的。”周慶中點點頭說。
“聽了大家的意見,我深有感觸,大家都從村裏的發展角度思考了張書記的這幾項提議,不理解的地方也提出來了,這是對的。剛才有幾個都提出我們村未來的定位,是發展成鄉村旅遊示範村,這一點不會改變。但是如何才能夠長久呢?僅僅靠李玉懷的草莓采摘管不了多久,依靠村裏的其他產業基地也管不了多久,所以還要有我們獨特的地方,讓我們可以保持乃至在全省都走在前列的特色。
張軍書記這些提議,有的是我們以前就討論規劃過的,有的是他一直以來都在設計查找資料完成的,我仔細地看了一下,都是切實可行的,也是對我們村有利無害的。綜合剛才大家的意見,這幾個項目都可以開展,而且可以同時開展,也是我們下半年的重點工作。”劉龍江最後定調說。
劉龍江定調後,龍溪村接下來就全力開展這幾項工作,而工程最大的便是美化庭院和修建環形跑道,張軍隻負責了美化庭院這個部分,請來了四川美術學院的一位老師,以及他帶著的十五個學生,於八月底進駐到龍溪村,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實踐。
張軍與他們一起,實地考察村裏位於路邊的五百多戶人家,觀察每一戶房前的情況,因地製宜進行設計,充分利用水井、溝渠、小池塘、坡坎等地形,打造出別具一格的環境,同時在麵向大路的方向,在空白的牆壁上描繪各種各樣的圖畫,全部都是與鄉村生活有關的,如家畜、家禽、花卉、植物、小孩、小動物以及勞動場景、生活場景等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令村民們讚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