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知識精要
任何有可能導致企業或機構財務損失的風險都稱做金融風險。
操作要點金融風險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內在的結構和外部的不理性造成的。
?瘙 嚔 金融機構的內在結構。金融機構從事的業務都是信用業務,這就決定了金融機構內在的風險性,比如利率風險、彙率風險和信用風險等等。這種風險一旦爆發,如果處理不及時,不僅會影響自身,而且會通過銀行的信用活動擴散到各個角落。
?瘙 嚔 外部的不理性。外部的不理性建立在信息不對稱的基礎之上,信息不對稱導致外部人員對金融機構的內在情況不了解,容易受坊間言論的影響。如銀行發生了對財務有重大影響但是基本可控的事件,而外部人員不了解真實信息,隻看到事件發生,於是每個人都作出理性的提款選擇,而個人的理性行為引發了集體的不理性,導致擠兌現象出現,最終導致金融風險的發生。
特別提醒金融風險一定要嚴格控製,因為它不僅是金融領域的事,而且會逐步擴散到經濟、民生和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
第二節市場風險知識精要市場風險是指未來因市場各種因素的變化使價格向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而導致損失的可能。
操作要點在金融市場,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率風險、彙率風險和政策風險。
?瘙 嚔 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就是因利率的變動影響資產價格的變化,從而引發虧損的可能。如在證券市場買股票,利率的調高表明央行正收緊銀根,抑製投資和消費,同時也增加了很多企業的還貸負擔,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業績;對應的股票價格構成利空,股票持有者有可能因為股票下跌而造成損失。
?瘙 嚔 彙率風險。
彙率風險主要針對進出口企業,如彙率上升,表明貨幣貶值,利於出口型企業,對進口型企業構成打壓,進而影響到這兩種類型企業相關金融產品的價格。
?瘙 嚔 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等。政策風險涉及麵較廣,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相對不成熟的市場裏,政策風險是投資者需要著重考慮的風險。
特別提醒市場風險的種種不確定性,迫使人們更加理智地對待自己的金融行為,促進企業和個人投資理念的成熟。
第三節操作風險知識精要操作風險是指企業或個人因操作不當而引發損失的可能。操作風險是一種內部風險。
操作要點操作風險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瘙 嚔 風險的源頭來自於內部,如果企業有嚴格、明確的風險管理體係,這種風險發生的幾率是比較小的。
?瘙 嚔 操作風險的覆蓋範圍廣,幾乎包括了企業生產、經營和銷售的各個流程,在每個流程中隻要操作不當,都有可能導致企業損失。
?瘙 嚔 企業的業務規模、結構複雜程度和操作風險發生的幾率成正比,業務規模越大越多,結構越複雜,發生操作失誤的可能性就越大。
特別提醒企業內部風險控製和審核製度是規避操作風險的有效方法。所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提升風險管理方法,完善監控製度,是一個現代企業必須要做的。
第四節信用風險知識精要信用風險是指發生經濟行為的一方因未能履行規定的義務而引發的風險。
操作要點信用風險的發生出於兩種不同的原因,即主觀意願和客觀被迫。
?瘙 嚔 主觀意願。主觀意願就是該履行義務者有能力履行義務卻不履行,從而導致交易的另一方產生損失的行為。如房貸的斷供、信用卡的不還款等,都屬於這一類。主觀意願在信用風險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畢竟,如果簽訂合約的雙方有一方不履行義務,不僅會導致另一方的損失,自己也會遭受損失,這是一種雙輸的格局。
?瘙 嚔 客觀被迫。客觀被迫是指履行義務者有履行義務的願望卻沒有能力履行,從而導致交易對象的損失。如企業因經營不善無法償還銀行貸款,生產企業因自然災害等客觀原因無法如期交貨等,都屬於這一類。客觀被迫在信用風險中占大部分。畢竟,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從事的經濟行為能夠繼續,如果發生信用問題,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特別提醒信用風險的發生具有周期性,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這種風險的發生會相應地減少或增多。控製信用風險,需從源頭上進行,對交易對象的信用進行全麵的考量。
第五節金融危機知識精要金融危機是指由於某種原因並經金融機構傳導致使各項金融指標快速惡化的現象。金融指標包括證券、失業率、金融機構資產質量等等。
操作要點金融危機下社會經濟狀況表現出來的特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