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 嚔 金融危機通過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擴散,銀行流動性不足,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企業借貸困難,生產資金嚴重不足,大量企業破產倒閉,失業率增加,經濟蕭條,國家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下降。
?瘙 嚔 企業倒閉,失業率增加,導致居民信心崩潰,拋售資產持有現金,各種資產價格快速下跌,銀行資金流動緊張,居民的不信任導致擠兌現象發生,加劇金融恐慌。
?瘙 嚔 危機趨勢已經形成,政府政策無能為力,隻有等恐慌潮過去,社會經濟到一個新的平台,政府政策才會產生效應。
特別提醒金融危機的種類有很多。貨幣危機、債務危機等,是從源頭上來劃分的,而且是單個形式的,如果處理得當,就不會引發全麵性的危機。當今的金融危機基本上是混合式的金融危機。
第六節曆史上幾次較大的金融危機一、鬱金香泡沫16世紀中葉,鬱金香由土耳其傳入西歐,1593年傳到荷蘭,荷蘭以其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成為鬱金香的主要栽培地。由於產量稀少,美麗高貴的鬱金香受到當時達官貴人們的追捧,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
對鬱金香的追捧,很快風靡荷蘭的上流社會,鬱金香的價格節節攀升,一天之內價格能翻幾倍甚至幾十倍。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其他各國的人也紛紛到荷蘭參與鬱金香的炒作。不管是官員、富人,還是工人、農民,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投機者,都希望從鬱金香價格快速的上漲中獲利,瘋狂和貪婪占據了每個人的心。
投機風潮愈演愈烈,一些人卻開始冷靜下來,他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棵鬱金香到底值多少錢?以如此高的價格買入鬱金香到底值不值得?於是,持懷疑態度的人逐漸增多,鬱金香的價格開始鬆動,而價格的鬆動又令更多的人清醒過來,恐慌情緒開始蔓延,人們開始爭相拋售鬱金香。事實證明,恐慌比貪婪傳播速度更快,也更有效。1637年2月4日,荷蘭鬱金香市場終於崩潰,鬱金香的價格一落千丈,許多投資者傾家蕩產。
鬱金香是人類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投機狂潮,同時它也開創了期貨交易的模式,是期貨交易的先驅。
二、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是繼荷蘭鬱金香泡沫後歐洲的又一大經濟泡沫,親手製造這一經濟泡沫的是當時的歐洲青年流亡逃犯--約翰·勞。
約翰·勞的金融理論是:建立具有貨幣發行權的銀行,發行紙幣,向社會提供信貸,刺激經濟走向繁榮。約翰·勞的理論得到了處於債務赤字泥潭的法國政府的重視,他在獲取開設銀行的權力的同時,也得到了在北美地區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州開發貿易的特權。約翰·勞成立了密西西比公司,為法國民眾描繪北美開發貿易的美好前景,並發行股票。由於人們的預期和銀行發行紙幣的推動,股票價格節節上升。約翰·勞在發行股票的同時不斷發行紙幣,民眾則用紙幣購買股票,資金回流到他的手中,然後他就用這些資金購買法國政府發行的國債,解決政府財政的赤字問題。
任何東西的價格上漲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也不例外。開發北美的謊言被識破,民眾信心動搖的直接結果就是拋售股票。
公眾的恐慌一旦開始蔓延就很難遏製,股票價格在1720年9月的時候已經從最高點跌了95%,巨大的財富動蕩使許多人傾家蕩產。事情敗露後,約翰·勞故伎重演,再次逃亡,最後客死他鄉。
密西西比股市泡沫使法國經濟遭到重創,久久不能恢複。
三、1720年英國南海股票泡沫1711年成立的南海公司,擁有南美洲的貿易壟斷特權。當時英國和法國一樣,背負著巨額的債務壓力,受密西西比公司和印度公司成功的影響,英國政府準許南海公司向社會公開發售股票,為政府籌集資金。
南海公司為投資者描繪了一幅誘人的前景,說公司在南美洲發現金銀礦。政府也頒布政策,允許公眾將手中持有的債券轉換成南海公司的股票。公眾的良好預期促使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節節飆升。為了融通資金,南海公司開創出分期付款方式,公眾可以以股票麵值的十分之一購買南海公司的股票,其餘金額在以後分次付清,此舉令南海公司的股票需求激增。
南海公司股票價格的飆升使得其他公司紛紛效仿,股票供應的增加導致南海公司股票承壓。為了保護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公司與英國議會相勾結,1720年8月,英國議會頒布《泡沫法案》,禁止民間組織公司。這個法案直接導致人們大舉拋售其他公司的股票,最終波及南海公司,加上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破滅的影響像瘟疫一樣傳染到英國,南海公司的股票泡沫也應聲破裂。
英國南海公司股票泡沫、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荷蘭鬱金香泡沫,被稱為歐洲早期的三大經濟泡沫。南海股票泡沫破裂使得股票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裏在英國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