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法國實行抑農扶商的重商主義政策,農業衰退,經濟狀況一片混亂,人民苦不堪言。魁奈與當時的經濟學家一樣,認為法國要富強就必須重振農業,使占國民大多數的農民富裕起來。他以這種思想為主寫就的經濟篇章《租地農場主論》和《穀物論》被收錄到法國的《百科全書》。
1758年,魁奈的《經濟表》出版。《經濟表》奠定了他在重農學派的地位,也是他對經濟學界作出的最重要貢獻,連馬克思都對這部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
20.梅耶·羅斯柴爾德--歐洲“第六帝國”開拓者梅耶·羅斯柴爾德(1744年~1812年),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國際金融先驅,世界銀行巨頭,一手締造了人類曆史上最龐大的金融帝國。
身為猶太人的羅斯柴爾德從小就活躍於金融領域,以其勤奮和悟性迅速地吸收銀行運作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經營古錢幣敲開皇宮的大門。賺取第一桶金後,他將自己的五個兒子分別派往歐洲的五個心髒城市:法蘭克福、維也納、倫敦、那不勒斯和巴黎。他們通過完全不透明的經營手法、精確的協調、絕對的冷酷理智以及對金錢的深刻洞察力,相互聯係,相互配合,共同締造出人類曆史上最龐大的金融帝國。
他在1812年去世前,為家族訂立了嚴格的規定:不準對外公布財產情況,通婚隻能在猶太家族進行,防止財富稀釋和外流,家族銀行的要職隻能由內部人員擔任。這些規定,使得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世界上最神秘的財富家族。
21.岩崎彌太郎--三菱集團創始人岩崎彌太郎(1834年~1885年),三菱集團創始人,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企業家,當時日本的“海上霸王”,亞洲傳奇人物。
岩崎彌太郎生於“地下浪人”之家,日本嚴格的等級製度使得岩崎彌太郎的童年生活十分屈辱,卻也培養了他不屈不撓的性格。1867年築堤造田的成功,使得岩崎彌太郎當上了長崎土佐商會的負責人。岩崎彌太郎抓住明治維新的曆史發展機遇,在東京成立“九十九商會”,後改為“三菱商會”,經營海上商船業務,並由他全權掌控。
“三菱商會”在岩崎彌太郎的領導下迅速發展,他強烈的國家意識和家族經營觀念,獎懲分明的管理製度以及識人用人的魄力,使“三菱商會”的業務在與有官方背景的商會競爭中不斷拓展,而且從日本的戰爭中大發橫財,逐漸獨霸了日本的海運事業。
岩崎彌太郎死後,三菱事業由他弟弟岩崎彌之助延續下去,業務範圍涉及造船、礦業、銀行、汽車等,成就了日本經濟史上著名的“三菱財閥”。
22.安田善次郎--“東洋金融界的豐臣秀吉”
安田善次郎(1838年~1921年),日本四大壟斷財閥之一的富士集團的創始人。
安田善次郎開始時開設安田屋錢莊,經營金錢兌換事業,發展迅速。
1879年,經政府批準,以錢莊為基礎創辦安田銀行,通過銀行向建築、鐵路交通和紡織等領域擴展,逐步發展成為集團式的企業。到1912年,已經發展成為在日本有相當經濟影響力的安田財閥。
安田善次郎在個人事業發展中一直堅持穩健經營的方針,避免銀行出現因業務的發展而大起大落的現象。到1945年,安田銀行的存款額以139億日元在日本銀行業排名第一,其他控股的如日產汽車、日立製作所等大型企業也一直位於同行業的前列,他也因此成為與岩崎彌太郎處於同等地位的企業家。
日本戰敗後,盟軍要求瓦解日本國內的壟斷集團,安田銀行改為富士銀行,集團也更名為富士集團。富士集團仍以金融業為中心,通過收購和兼並不斷發展壯大,在日本戰後經濟騰飛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3.鬆下幸之助--“經營之神”
鬆下幸之助(1894年~1989年),日本企業家,鬆下電器的創始人,被世人尊稱為“經營之神”。
鬆下幸之助在大阪當學徒期間積累了電器方麵紮實的基礎知識,後開設了“鬆下電氣器具製作所”。他帶領員工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推出了收音機、電子管等一係列產品,高質量的產品迅速贏得市場。1935年,“鬆下電氣器具製作所”更名為鬆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成為電器行業的領先者。雖然曆經第二次世界大戰,但鬆下電器仍在戰後迅速崛起,引領日本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器集團之一。
鬆下幸之助一生獲得過很多榮譽,日本政府給他頒發日本最高榮譽獎章“一等旭日大綬勳章”,他的事跡被美國《時代》雜誌作為封麵人物廣泛報道。
24.吳鼎昌--“北四行”的金融巨頭吳鼎昌(1884年~1950年),民國時期企業家,《大公報》創辦人,金融界著名人物,“北四行”的金融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