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潛艇之父(上)(1 / 2)

1907年12月18日下午2點,天色昏沉暗淡,讓人厭煩的綿綿霧雨,像細針一樣,從天空中陸陸續續地落到地上。

山口洋市沿海,在蘭芳共和國新任海軍司令王頌傑地陪同下,陳浩、夏星羽和林覺民等人往學校附近一座早已經修建完成的造船廠走去。

這座造船廠規模一般,但是占地卻非常寬廣。除了可以生產1000噸左右的貨輪和商船外,還生產供海軍學員訓練所用的衝鋒舟和橡皮艇,以及供近海垂釣的釣魚艇等艦艇。

而在這種表象的掩蓋下,是一座深入到山體之下的潛艇船塢。這座依托龐大的山體,利用山體下的巨大自然水洞,進行開辟加固而建成的潛艇船塢,可以容納4艘排水量在200噸左右的小型潛艇。

與此同時,還有兩座這樣的秘密潛艇船塢,也正在解放軍治下的沿海地區進行建造。

王頌傑一邊帶路,一邊對陳浩、夏星羽等人說道:“印度尼西亞的一些華人大族都有自己的船廠,聽到我們辦船廠需要他們的幫助,他們都迫不及待地將自己船廠裏的優秀造船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送來,大大地加速了我們船廠的建設進程。”

“很好!隻有讓這些不願意屈從於荷蘭人和印尼人的華人大族看到希望,他們這些人才會不遺餘力地支持我們。”陳浩滿意地說道。

“是啊!如果沒有校長帶給他們希望,這些人即使是愛國的,也不會如此積極地配合我們做事。”王頌傑滿臉崇拜,深有感觸地道。

“王司令,現在海軍學校總共已經派出多少學員前往美國?還有多少學員準備在近段時間前去受訓?”總參謀長林覺民問道。

“林總長,到目前為止,海軍學校招收了3批共7000多名學員,已經派出了400多名學習進度最快的優秀學員,前往美國海軍艦隊受訓。另外,還有500多名優秀的海軍學員正出海實習,兩個月後,通過了考驗的學員,也會啟程前往美國。”王頌傑躊躇滿誌地答道。

“頌傑,你的工作做得很好,我相信在你的領導之下,我們很快就能建立一支比荷蘭人還要強大許多的海軍艦隊。”陳浩稱讚道。

王頌傑感激地道:“全靠校長的支持和指導,學生才能重新煥發活力,從事偉大的海軍事業。”

“哈哈!船廠到了,現在先帶我去見見霍蘭先生吧!”到了船廠,陳浩迫不及待地道。

約翰?霍蘭,1841年出生在愛爾蘭。霍蘭從小就對海洋和戰艦充滿了好奇,中學尚未畢業時,霍蘭的父親病故,年輕的霍蘭一邊工作,一邊設計潛艇。

1875年,霍蘭將建造新型潛艇的計劃送交美國海軍部,被美國海軍部拒絕。霍蘭卻沒有因此而卻步,他很快就得到了流亡美國的愛爾蘭革命組織“芬尼亞社”的大力資助。

在“芬尼亞社”的支持下,經過數年的努力,霍蘭連續製造了兩艘潛艇。但就在霍蘭投入他的第三艘潛艇製造之中時,“芬尼亞社”停止了對霍蘭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