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蝴蝶已經忍不住快要發彪的時候,那女子終於再次開口說道:“我寄附在你命魂中的這段時間,見你時常在看一些你們這一界的道藏典籍,老子《道德經》裏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又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遠,遠日反。在我們昆朋族傳承殿中的一些典籍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這世間萬物紛紛芸芸,皆遵循大道的軌跡運行。大道本源之地有天魂和地魂,天魂為陽,地魂為陰,天魂和地魂相聚合產生命魂,命魂亦為陽。命魂從大道本源之地出來,進駐一物之中,就開始了一次生命的曆程。而當本體死亡生機寂滅之後,命魂就會消散,重新回到大道本源之地,而這一世的記憶也會被封印,等到下一次轉世,就又是一個新的生命曆程的開始。這又能與《道德經》中提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這些說法相印證。據我所知的,命魂如果是自然消散的,能夠重新回到大道本源之地再次轉世,而被強行湮滅掉的就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消逝了。對於我們修道者而言,本體死亡之後,因為命魂相對的比較強大,還可以在世間強行存留一段時間,所以修士會選擇對其他生命體進行奪舍。畢竟就算是能夠擁有轉世的機會,但是沒有了這一世記憶的新的生命還能算是自己麼?奪舍也沒有什麼數次之類的限製,隻要你覺得你能幹得過對方的命魂,就放心的去做好了。”
楚易觀聽她說了半天,聽到這裏時,忍不住打斷了她的話語,覺得很是不可思議的問道:“那修道者豈不是等於人人都擁有了長生之術了?”
那名女子向楚易觀飛了個白眼,笑道:“你著什麼急啊?這修道者自然是為了能得長生,脫離眾生之苦,可以逍遙於世間。而奪舍這一方法,又正好可以將生命換個軀體延續下去。然而想法雖然是豐滿滴,可是現實畢竟還是骨感滴!大道自有其規則,奪舍之後會麵臨一個問題,就是命魂能否與這具新的軀體相契合,如果不能契合的話,那麼依然還是隻有消散一途。至少以我所知,我們昆朋族六十億族人,在我活著的三千餘年之中,僅有八人奪舍成功了,我當初奪舍就是失敗了……大道就像那下棋者,眾生為棋子,玩法與規則也是由其製定,大道規定馬走日字,炮打隔山……你如果是個卒當然也就不可以後退。因為玩法和規則都是大道製定的,所以如果你是個象,大道也許是一時無聊,或是為了好玩而一時興起,將你給飛象過河了,那麼你就當作是命中注定有此大運道好了。據說,那大道本源之地就存在於那混沌界之中,而那些觸摸到一絲大道本源的聖人,在其間追尋參悟大道運行的痕跡,已經能夠模仿出一些大道規則,從而更改生靈的命運。就像是你這次在魂境中突破瓶頸失敗了,魂境卻並沒有馬上消失;而我的命魂明明是被封印住的,上一世的記憶卻突然被解開,恢複了自我意識。這都是不符合大道運行的規則的。像這種不同於常理的狀況,也隻能是用大道的隨性之作又或是有那正在推演大道規則的聖人正好試驗在了你這魂境之上來解釋了。”
小蝴蝶問道:“就算是如此,那你的命魂不是應該回到大道本源之地麼?怎麼又會出現在修道者的瓶頸魂境之中?”
那女子回答道:“其實這修道者每次突破瓶頸之後,進入了新一層境界,也就意謂著其生命形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就以他而言,他如果突破到了洛誦境,肉身,真元,命魂都會發生質的改變,而且壽元也會增加。為什麼會如此呢?就是因為修道者突破瓶頸時會一念而生衍化出魂境,大道本源之地的天魂和地魂能夠感應到魂境之中的命魂,在大道規則的運轉之下,遂有其他命魂在那方魂境之中應運而生,這也是大道對修道者設置下的一道考驗吧。而無論那位修道者突破成功還是失敗,魂境消失之後,那些應運而生的命魂還是會重新回到大道本源之地的。我當時在他的魂境之中恢複了意識,於是就想到了利用契約封印,寄附於他的魂體之內,暫時與他的命魂相融合,成為了其魂體的一部分,果然讓我成功了,再也不用回到那大道本源之地渾渾噩噩的等待下一次的轉世之機了。魂境雖然是因修道者一念而生的世界,但是命魂在其中遇到的一切也都是真實的,因此才會有那麼多的修道者在突破瓶頸時命魂會受到不可恢複的創傷,又或者直接隕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