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第三者就該死嗎?(1)(2 / 2)

而眾多網絡上的讀者朋友也是憑著像我這樣的直覺,才會痛斥姚敏為第三者,為破鞋,為破壞他人家庭的罪魁禍首,活該玩完了被人甩,活該狗急跳牆,活該走投無路,活該被萬眾唾棄,活該在中國的社會中消失。

我在這裏並不提倡大家來做第三者,但我提請大家注意一點:婚外情也是一種感情,第三者也是人,姚敏也是有血有肉的一個女人,她還是有做人的尊嚴。

姚敏此次打官司,即便打贏了,也得不到什麼賠償。她僅僅想告訴人們:那個當初承諾我許多的人,是真的。

現在,官司輸了,她已經沒有可輸的了。她還想再上訴,但也沒什麼可贏的了。

用道德的石頭砸人,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也可能是比較愚蠢的一件事。因為,道德,僅僅是道德,麵對錯綜複雜的感情和性,它隻能隔岸觀火。

那麼,義憤填膺的朋友們,有必要像痛打落水狗一樣痛打第三者麼?我看不必了吧,如果你當她是個人,能不能給她一條活路?

朋友們,想想辦法,救救姚敏,救救第三者!

報紙出來的當天,讀者熱線響個不停,很多讀者熱情洋溢地打來電話,痛斥文章觀念反動。老孟不為所動,在她看來,這個社會用道德大棒來打人的比比皆是,真正將心比心的確實少之又少,她希望自己的報紙能有此作為。

可是後來電話一多,勾起老孟的政治覺悟,她就有點緊張了。其中有一個老太太,措辭非常嚴厲地警告:“你們這是誨淫誨盜,政治觀念嚴重錯誤,你們領導是誰,有沒有眼光,有沒有覺悟?如果大家都像你們這樣擁護第三者,社會不是亂套了?告訴你,你們要是不道歉,我一個電話打到新聞出版署,信不信把你們封了?我是有背景的人!”這個恐嚇把接電話的編務李靜嚇得夠嗆。於是老孟又總結一套陳詞,來應付投訴平息情緒,就說我們報社已經認識到這個錯誤,已經給編輯千日記過讓他反省了。

自己看不爽的人受到處罰,總是會帶來一點快樂的。投訴者得了這一點快樂,基本上也就平息了。老孟警告說:“小千,道德是這個社會的馬蜂窩,以後要悠著點,別亂捅。”千日道:“你自己不都看過稿子,還表揚了不是?”老孟道:“是呀,我看得是挺爽的呀,可是越爽的話就越有可能出事!——他媽的,看你的稿子總是讓我失去政治覺悟!

接完電話,千日回到選題會,對老孟道:“我想去做個姚敏的深度采訪。”

編輯張一百道:“這事該炒的都炒過了,現在過時了吧!”

“我覺得大多數報道浮光掠影,我想挖些深度的細節。”千日堅持道。

“先采訪,不過要注意尺度!”老孟最後拍板,她倒不會打擊記者的積極性。

報社原來是可以報銷采訪費用的。不過報銷這種事最能體現中國人的智慧,特別是像張一百這種膽大心黑的年輕人。大家一個月報銷幾百到千把塊是正常的,但是張一百在報銷上獨辟蹊徑,一出手就是好幾千,每張發票都有出處,你根本找不出破綻。但是你要不是看每張發票,隻要想一想就知道這是在搶錢。這就是張一百的智慧之處。財務處被張一百的智慧激怒了,取消了采訪報銷這一項。這可讓張一百犯難了,采訪的時候他總是在電話裏問對方:你能不能找個喝免費茶的地方?

這也給所有的編輯一個考驗。千日約姚敏在西三環見麵,便到外研社院子裏,裏麵的大槐樹下有舒適的木桌和木凳,涼風拂拂,雖不至於幽靜卻也沒什麼人打擾,是個理想的免費采訪地點。

千日看見一個有點像地下工作者的女同誌走過來,穿著一身綠的薄紗衣裳,戴個墨鏡,頭上還戴個帽簷很長的鴨舌帽,四十來歲的樣子。無疑是姚敏了。千日站起來打招呼,仔細一看,吃了一驚,鴨舌帽底下是一張蠟黃的浮腫的臉。

這怎麼可能是一張第三者的臉?

在那瞬間,千日也明白了自己內心的小陰暗:想領略一下這個全國知名的第三者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