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近一個月裏,玲玲占據了老板身邊的空座,她從如坐針氈到小心翼翼,從如芒刺背到從容自如。玲玲心裏一直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嚷著,幹嗎要出風頭坐在老板旁邊,你就不怕被別人說三道四麼?另一個叫著,你為什麼不能坐在老板旁邊空座上,你害怕老板認識你,了解你麼?是你的工作做得不好還是你做了對不起公司的事情?你憑什麼那麼不自信?就這樣,在美女到華東分區拓展業務的一個月裏,玲玲一次次硬著頭皮坐在老板旁邊的空座上,老板也在一次次三五句的閑聊中記清了玲玲的名字,肯定了玲玲的努力。在一個月後的一次例會後,老板竟然在撤身離席的時候對玲玲說,“小麗去華東分區了,你要是不怕苦的話,去華西分區試試吧。”去華西分區試試?這意味著玲玲將獨立開展華西分區的業務,和美女小麗一樣去獨闖天下!玲玲點頭如啄米,老板留下一句話,“寫一個計劃書,後天交給我!”
這天晚上,小劉請玲玲吃飯,玲玲最後搶著付了帳,正是小劉的這個賭注,成就了玲玲充足的自信,成就了一個被老板看見並且認可的好員工,也成就了玲玲職場生涯的光明。
玲玲終於明白,得到領導的關注,被領導交待做事,是職場中自我提升的絕佳途徑,否則,自己真的可能一直淹沒在眾多的員工裏,很多年不被老板認識,更難得到老板的認可和提拔,是金子就要從泥土裏跳出來,把光芒亮出來給能夠發掘你的人看。
所以,如果領導注意到了你,並且安排給你工作,你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不要說你的工作本來就已經很繁重了,領導還在給你加碼,更不要抱怨連連。而要堅決果斷地接過任務,拒絕漫不經心、拒絕糊弄敷衍,抓住這個可以在領導麵前展現自己才能,給領導留下好印象的大好機會,成就工作,成就自己。
最後,舉一對三國中的例子,來為這一節作結。
一個是馬謖的故事,一個是薑維的故事。
馬謖失街亭的故事盡人皆知,馬謖的失敗,主要在於他自己,守街亭之前,諸葛亮早已交代好馬謖該怎樣排兵布陣才能穩守街亭,馬謖雖嘴上領命,心裏卻另有想法,他跟隨諸葛亮多年,一直做謀士,參讚軍務出謀劃策,從未做過領兵的戰將,他沒有理解諸葛亮交待他守街亭,是何等重要,何等關鍵,卻一味地像憑借這個機會展示自己,建功立業。最終,蜀漢丟了街亭,馬謖丟了性命,諸葛亮也因為自己的片麵信任而痛失愛將。
而諸葛亮手下的另一位幹將薑維,就能很好地理解丞相交代的事情,以及丞相所交代的事情,背後的目的是什麼。他一生都是在為蜀漢匡扶中原而奮鬥,即便此間受過很多不公平的對待,也從沒有因為自己的私欲而計較過。
為什麼這兩名幹將最終的命運截然不同,就是因為對領導分派的任務采取了不同的態度。所以,在職場上,一定要明白領導為什麼交待你做事,分派你任務,那是因為領導信任你,那是因為領導重用你,他要讓你在發光、發亮,真正變成職場明星!
這一節,我想說說職場偽裝和表裏如一的關係。事實上,在領導麵前,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偽裝,這種偽裝,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虛偽的裝扮,而是要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領導。
還是拿我自己初入職場時的情形作例子吧,那個時候,我可和諸位剛進職場的兄弟姐妹們一樣,相當勤奮啊!都說人在職場,豈能懶惰,要手勤、腿勤、腳勤,這是師哥師姐們傳下來的“職場箴言”,於是我身體力行,可半年之後,卻愈發覺得這是誤人子弟的謬論,職場辛勞,要想做到最好,還不如實踐中國的那句老話,“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趴著”,於是,我開始了職場“偽裝”。我這裏可不是教你詐,“表裏如一”是我們的基礎品質,可每一個職場中人,都應該積蓄力量,把最閃亮的一麵,留給最有價值的那個人去發現,平時的時候,做好工作的同時,懂得“偽裝”,通過“偽裝”來韜光養晦。
當時,由於我是職場新人,積極萬分。編輯部的電話鈴響了,我第一個跑過去接;傳真送來了,我第一個去翻看;就連讀者的信到了,我都大包大攬地抱到自己的桌子上分發。我還常常熱情地去幫別的同事做一些發電子郵件、下載軟件甚至校對稿件之類的事情,那時候我有忙不完的事情。後來我發現,我的熱情為我帶來了很多麻煩,首先就是電話的幹擾。我們編輯部一共有六個人,共用兩部電話,對外公布給讀者的就是這兩部電話。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正在聚精會神的編輯一篇稿子,編輯部的某部電話響了,其他的編輯還端坐在那裏編輯稿子,我就已經跑到那部電話前,於是我的工作就被打斷了,等接完電話再回到座位上,思路就已經混亂了。盡管很多電話不是找我的,然而我還是忍不住要第一個跑去接聽電話,那時候我腦子裏天天想的是:要積極、要主動,即便不是我的,代為傳話也可以減少別人的麻煩麼。如果是讀者的電話,我總是要盡量詳細解釋,所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都身體力行,盡管老編輯們告訴我,總編室有一部專門的讀者服務電話,如果是讀者的電話,就告訴他們那個號碼,可我還是忍不住每次接到讀者的電話,都詳細地問清楚說明白,我總覺得不能辜負讀者,雖然有很多時候讀者的問題我是回答不了的,最後還是要請讀者自己撥打總編室電話。結果在工作時間裏,我總是很難不間斷地把一篇稿子編完。其次是義務為別人幫忙,編輯部工作時間要求不嚴格,有的編輯家遠,就常常遲到早退,可是他們的工作總是不等人的,於是他們常打電話請同事幫忙接收電子郵件或者快遞。每次他們打來電話,都是我接聽,開始他們還不好意思委托我幫忙,請我轉告其他編輯,可每次我都熱情地攬到了自己身上,我總覺得這是我和大家搞好關係,向大家學習的一種很好的方式,於是,我使自己成為最多被“受托”的那個人,於是,我的工作就變得繁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