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千世界的每個人,都會有幸運和不幸的時候。幸與不幸,如同晝夜更替四季輪回,輪流出現在每個人的生命中。幸運的人也許會比不幸的人幸福,但是不幸的人未必沒有希望,自助者得天助。如能正確對待,不幸也會轉化為幸運。不幸固然令人同情,而一味地沉浸在不幸裏不能自拔,那注定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的不幸。所以,不管在工作中,遭遇順利還是不順;不管在生活中,遭遇幸福還是不行,你都要學會主動調節心情,讓事業向預期的方向順利發展。
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裏的大屠殺給很多幸存者留下了極其沉重的心理負擔。那些幸存者大多數都感覺自己犯了無可寬恕的罪過,認為自己苟且偷生,甚至認為死去的同伴是自己出賣的。盡管他們並不一定真的做錯過什麼,但為了贖罪,贖這些並不存在的罪行,一些幸存者選擇了自我封閉、自我隱匿甚至死亡來救贖自己的靈魂。
2004年11月9日,美籍華裔女作家、《南京大屠殺》的作者張純如自殺。一些學者猜測,她的死亡與南京大屠殺中日軍暴行的資料整理有關。張純如自己承認,在寫作《南京大屠殺》期間,每天接觸大量關於日軍令人發指的獸行的文字和圖片描繪,以致精神上受到極大創傷,常常陷入失眠和憂鬱中,成書時體重銳減。
無論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還是張純如,他們都陷入了不良心情的怪圈。他們把種種的痛苦源頭彙集在一起,讓自己無法麵對眼前的生活。他們雖然活著,但是承受著深重的心靈苦難。
我們沒有超能力,無法預知和拒絕不幸的發生。智者常以樂觀的態度來看待不幸,他們知道已經發生過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唯有勇敢地麵對。智者麵對不幸,他們能夠冷靜地分析自己的失誤,吸取經驗教訓,鼓起信心投入新的生活。愚者則總以悲觀的態度來看待不幸,他們對已經發生的不幸不理解、不接受,他們無休止地問:“怎麼會這樣?為什麼?”他們長時間地深陷不良心情不能自拔,他們會為小小的過失長久地懊悔,會在悲觀和難過中喪失機會,錯過機遇。長期陷在不良情緒中,隻能帶來更大的不幸。
戴爾·卡耐基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他一手創立的卡耐基訓練課程,70年來一直被西方世界奉為經典。多數成功人士都有過不平凡的創業經曆,卡耐基也不例外。事業剛起步時,他也抱怨過,沉淪過。由於財務管理上的失誤,一段時期,卡耐基辛苦半天,僅能達到收支平衡,居然沒有一分錢盈餘!為此,卡耐基整日裏悶悶不樂,神情恍惚,剛開始的事業眼看就要中斷,卡耐基去找中學時的生理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得知卡耐基的現狀後,老師沒有多說,隻問他是否還記得上學時老師說過的那句話:“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卡耐基馬上回憶起上中學時的那件事,頓時精神大振。
那堂課上,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同學們都望著那瓶牛奶,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突然一掌把那瓶牛奶推到水槽裏。學生們頓時大驚失色,不知老師到底想表達什麼,這時布蘭德威爾博士說出了"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那句名言。
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流光了,怎麼辦?是看著被打翻的牛奶哭泣,還是去想想現在可以做什麼?記住,被打翻的牛奶不可能重新流回瓶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收拾打翻的牛奶和破碎的瓶屑。
職業生涯中,我們難免會經曆一些不幸和傷害,我們一定要主動調節心情,不要因為遭遇不順而停止成長。要想快樂地生活,就得學會忘記,學會放下,放下那些可能阻撓我們成長的人或事,忘記消極的負麵心情。來吧,從現在起,刪除不愉快的心情,確定今天的快樂,設想明天的幸福,粘貼美麗的工作,複製開心的成果,打印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