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主動調節心情讓事業一帆風順(2 / 3)

“皮革馬利翁效應”來自於古希臘神話故事。傳說,塞浦路斯的國王皮格馬利翁用自己真心的愛,真誠的心感動了上天,讓一尊他自己雕塑的少女雕像奇跡般的有了生命,有了靈魂,最終,皮革馬利翁娶這名少女做了自己的妻子。神話所記述的事情,我們可以一聽而過,但是裏麵所蘊含的道理卻是亙古不變的,人們從皮格馬利翁的故事中總結出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即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被信任和讚美時,便會自覺增強自我意識,變得自信、自尊起來,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甚至實現原本不可達到的目標。

對皮革馬利翁效應做出經典證明並將它廣泛推廣應用的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因此“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來到一所學校,隨意抽取了18名學生,他將這18人的名字寫在了一張表格上,交給了校長,並且極為認真地說:“這18名學生經過跟蹤監測可以確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過半年,羅森塔爾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從前,長進很大。後來,羅森塔爾經過不斷跟蹤,發現這18人最終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這一效應就是心理學上的“期望心理現象”。別人對你的期望,轉化為你對自己的期望,因為外界的期望始終存在,你內心的期望值就逐步升高,直到最後習慣地成為自身的期待。

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曾說:“我認為,讓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賞和鼓勵。再也沒有比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因此,我讚成鼓勵別人工作。我在世界各地見到許多大人物,不論他多麼偉大,地位多麼崇高,都是在被讚許的情況下,比在被批評的情況下工作成績更佳、更賣力氣。”

有一位聰明的校長,就曾成功運用過羅森塔爾博士的理論,改變了學校一些潛力很好,但教學成績卻不突出的老師,和一些學習成績上不來的學生。新學期時,這位校長對兩位老師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有教學實力的老師。為了鼓勵你們,也為了優秀學生能更好的發展,學校特地把一些智商最高的學生給你們教。”校長再三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這兩位老師非常高興,教學變得十分努力,既怕讓校長失望,又怕耽誤了這些學生。

一年之後,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要高出好大一塊。後來校長告訴這兩位老師真相,他們所教的這些學生智商並不比別的學生高。這兩位老師萬萬沒料到事情是這樣的,隻得慶幸是自己教得好了。隨後,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他們兩個當初也不是本校最好的老師,而是在老師中隨機抽出來的。

正是學校對老師的期待,老師對學生的期待,才使老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原本不是最聰明的學生和最好的老師,現在都成了最好的。這種企盼將美好的願望變成現實的心理,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功,隻要我們的內心產生了自我的“期待效應”,就能利用“皮革馬利翁效應”,讓它成為推動我們逐步前進的強大動力。

在工作中,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工作心理,不同的心理狀態,會產生不同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結果。誠然,工作心理會因為個體差異、工作態度、工作壓力等狀況而不同,但工作心理是可控的,我們可以通過自我調整,來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工作心理,讓自己處於更好的工作狀態中。

測試:你目前的境況好不好?

活在當下最重要,那麼當下,你的境況究竟如何?是令你感到茫然,還是令你感到痛苦,還是令你心滿意足?了解自己的境況,才能更好地調控自己的工作心理。讓我們通過下麵的測試,來看看親愛的讀者您目前的境況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