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中人,就必須關注自己的工作心理,不斷改善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性格和人格,有了強大的心理素質做保證,我們就能在今後的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
人生需要不斷探索,工作也需要不斷探索。探索是競爭的需要,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我們不可以停下前進的腳步,隻能不斷向前摸索;而競爭是持續性的,永無休止,為了下一次競爭勝利,我們必須不斷探索。所以,工作,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探索導致的結果,是我們不斷發現我們的不足,不斷地補充我們的知識,於是,我們發現我們獲得了更多的知識,這種收獲,令我們欣喜,這種收獲,令我們成長。因此,工作會因探索的過程和求知的喜悅而充滿樂趣。
在我們積極努力的工作中,存在著一種奇妙的循環:競爭--探索--求知--探索--競爭,在這種循環中,我們逐步實現了自我的超越。這個過程是神奇的,是充滿樂趣的,它能讓一切苦悶的工作都變成快樂的源泉,也能實現一切看似不可能的工作目標。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擔任荷蘭萊頓大學特邀教授時,曾給學生上過這樣一堂課:愛因斯坦拿著一個盒子,緩步走上講台。他從盒子裏拿出一些骨牌,並告訴學生,骨牌一共50枚,他要將這些豎著,一層一層摞起來,形成金字塔形狀。說完就開始在桌子上摞起來,摞了不到20枚時,骨牌就嘩啦全倒了,他不緊不慢又重新摞……學生們開始時都認真的看著,因為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做,可是到了四、五遍時,學生們便開始騷動,教室裏充斥著不滿之聲。但愛因斯坦依然如故,慢條斯理的摞了倒、倒了再摞……
半個小時過去了,學生們開始紛紛離去,教室裏空出很多的座位。有的學生為了盡快結束這樣的“鬧劇”,索性上了講台,幫愛因斯坦摞起來,但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就是不能將50枚骨牌全部摞起來。愛因斯坦依然一聲不響,繼續摞骨牌……學生又一個個離去,最後,隻剩下一名學生仍然執拗地摞。又過了一個小時,那名學生終於將50枚骨牌全部摞了起來。
愛因斯坦高興地開口了:“祝賀你成功了,有什麼感想嗎?”
學生思索了一下,說:“每摞一次。都有新的發現。有的骨牌略帶磁性,能吸合在一起,我就把帶磁性的骨牌全摞在下麵。倒了再摞時,又發現骨牌的重量不一致,我就又把重的摞在下麵。就這樣反複幾次,便全部摞了起來。”愛因斯坦滿意的對他說:“成功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做,所以,成功的秘訣就是:在看似簡單的事情裏不斷發現新東西,然後重複做。”
這名摞骨牌的學生就是後來愛因斯坦的同事、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惠勒。後來惠勒在自己的自傳中曾經這樣評價這件事情:“每次新發現,心理都很激動,希望盡快開始下一次,可以驗證我的發現是對的。當上一個發現被證明是正確的,而下一個發現隨之而來的時候,我覺得一切好像都掌握在我的手中,這個過程帶給我的隻有美好而非枯燥,如果我不完成這個過程,那才是真的令人煩躁的。”
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曾經說過:“工作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晉升之門將永遠為那些隨時解決問題的人敞開著。”在職場中,―個人缺少知識、甚至沒有突出的能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沒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心態。看到問題,都報以旁觀者的心態,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樣的員工永遠都隻會混跡於公司的最底層。
讓我們換個心情去工作吧,讓我們享受工作,體會工作帶來的樂趣吧!隻有你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真正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到求知的喜悅,工作才是屬於你的,成功也才是屬於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