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提高逆商(AQ)成大事(2)(3 / 3)

其次,方昕充分尊重李輝的種種意見,李輝桀驁不馴,很難與人合作,雖然他有著很高的天賦和才華,但是他不善於與人交流和溝通,也不善於將自己的意圖完善而充分的表現在廣告設計中去,方昕就心甘情願的做李輝的畫筆,李輝提出了整體的修改意見,方昕就動手修改,李輝看不順眼那個細節,方昕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反複征求李輝的意見。

方昕在工作中,逐漸從戴黛和李輝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也逐漸成為這個工作組中工作最重的一個。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承擔責任的,許多人喜歡推卸責任,方昕的目標,就是成為承擔責任最多的人,她要集中兩個人的優點,最後完成整體工作。後來,方昕沒有熟練的技術,沒有絕妙的創意,但是,她對於這三個人的工作組來說,卻是舉足輕重的,因為她將領導交給的三個廣告設計劃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屬於戴黛,第二個層次屬於自己,第三個層次屬於李輝,每個人隻需要負責各自的工作,然後,她把這三個層次的工作整合,從而形成完整的方案。

三個月後,當這個三人小組正式轉正的時候,方昕被任命為設計小組的組長,第一個轉正,領導這樣對方昕、戴黛和李輝說:“你們三個人都很優秀,但是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有才能的員工,我們需要的是願意承擔責任,善於合作,願意管理項目整體方案的人。在你們三個人當中,隻有方昕最善於規劃和管理,所以,華夏公司選擇方昕作為我們的新員工,至於戴黛和李輝,你們的才能也應該得到充分的肯定,你們將在未來的一周內,經過我們的二次測試,最終確定是否正式錄用。”

你想職場勝出麼?那麼就根據自身情況,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吧,明確的目標是職場成功的導航燈,你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也就靠近了成功!

有這樣一則報道,63歲的菲莉皮亞夫人決定從紐約市步行到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從紐約到邁阿密有1300英裏,約2080公裏,坐飛機也要3個小時,可這位老婆婆隻是用自己的兩條腿丈量了這2080公裏的距離,一步步從紐約走到了邁阿密。在她抵達邁阿密之後,記者采訪了她,大家都想知道,是什麼力量,讓這位63歲的老婆婆,有這樣的勇氣作這樣長途的徒步旅行,而這樣的長途跋涉是否曾經讓她心生退意。

可是菲莉皮亞夫人的回答卻讓大家非常意外,這位63歲的老太太樂嗬嗬地回答,“走一步路是不需要鼓足勇氣的,真的,我所做的一切就是這樣。我隻是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走一步,一步一步地,我就到了這裏。關鍵是敢於邁出第一步。”

菲莉皮亞夫人的回答很像最近幾年在中國很流行的“腦筋急轉彎”,又似中國功夫裏的太極推手一樣四兩撥千斤,難道,僅僅是走出第一步,就足以應對漫長的2080公裏嗎?

很多時候,我們的確沒有看到全部的未來,或者,我們根本看不到全部的未來,因為我們不是先知,很難突破迷霧看到終點。然而,就因為看不到事情的終點,我們就不向目標進發了麼?不,我們並不需要看見全部的未來,我們隻需要像63歲的菲莉皮亞夫人一樣,踏出第一步。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職場目標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讓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成功,隻要想著今天我要做些什麼,明天我該做些什麼,然後努力去完成,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職場生涯,就像在黑夜裏開車,再好的車,打亮車燈,照亮的也不過是前方四五十米的道路,難道就因為看不到四五十米之外的道路,我們就不開動車子駛向目標了嗎?人生的畫卷,永遠都是一寸寸、一尺尺地在我們麵前展開的,如果真的從開始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事情的結局,那麼不管是成功的結局還是失敗的結局,這件事對我們的誘惑,都會減少很多很多,而我們對於職場的憧憬,也會因為看到了結局,而變得索然無味。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總要先邁出第一步,在邁出第一步之後,我們才能夠看清前麵的道路,究竟有多寬敞、多平整,才能夠進一步走進迷霧,摸索前進的方向。

目標明確後,踏出第一步,隻要我們不偏離航道,永遠朝著那個明確的目標,一步一步,就能成功。在看到前方50米的道路後,不必擔心50米之後的道路,更不必擔心全程的道路,相信隻要我們不停的向前邁進,我們的道路就會一直向前走下去,直到終點。

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有信心地踏出第一步,你不需要看到整個樓梯,隻要踏出第一步就好。”不要說職場坦途在哪裏,有了目標做導航燈,它,就在我們的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