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偶然注意到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於是潛心研究這一模式,並於後來提出了著名的80/20法則。80/20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本來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80%的產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收獲源自20%的努力。80/20法則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就是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利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這也是一個人有效忙碌、忙到點子上的關鍵。
一個高效的員工應當忙於要事,而不是像頭老黃牛隻知道一味地低頭向前。工作中有許多人都是實行80/20法則的典範,比如下麵的兩個管理顧問,你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啟示。
一個是傑克,他並不是工作狂,卻業績斐然。沒有人知道傑克如何運用時間,也不知道他的工作時數是多少,但他的確逍遙自在。他隻參加重要客戶的會議,把所有精力拿來思考如何在與重要客戶的交易中增加獲利,然後再安排最少人力達成此目的。傑克的手上從未同時有三件以上的急事,通常一次隻有一件,其他的則暫時擺在一旁。
另一個是詹森。他的辦公室很小,裏麵還有很多其他同事,是一個非常擁擠且騷動的辦公室,有人打電話,有人正準備著向客戶做報告,屋子裏到處是聲音。
但詹森好比一片平靜的綠洲,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分內的事上,他在運籌帷幄。有時他會帶幾位下屬到安靜的房間內,向他們詳細解釋他對每一個人的要求,務求交代所有細節。然後,詹森會要求下屬重述一遍他們即將進行的工作。詹森的動作慢,看似毫無生氣,且近乎半聾,但他是非常棒的領導者。他把所有時間都拿來思索哪件工作最具價值,誰是最合適的執行者。然後,緊盯著事情的進度。
80/20法則告訴我們:取得卓越成果的員工都是這樣把時間用在最具有“生產力”的地方。
你應該把時間花在關鍵的少數問題上,因為解決這些關鍵的少數問題,你隻需花費20%的時間,即可取得80%的成效。這是高效員工的必備法則,掌握這個法則,效率就會大大地提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