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C經過風風雨雨終於上馬,何樹林決定搞一個場麵大一點的揭牌儀式,不但可以和商家聯絡感情,也可達到打廣告的效果。

為此他重金邀請了省電視台及知名主持,他還想了一句廣告詞:

“安紅塑材,包裝美好未來”。

以此為題材在全縣範圍內征集書畫作品有獎活動,並邀請了省內知名的書法名家作為評委。

何樹林之所以動起這個念頭,是因為李書記是本縣的最著名的書法愛好者,省書法協會會員。

李微被叫到局長辦公室,胡冬生見到李微,熱情地招呼她坐下。

“小微啊,我局上下幾十號人,可能還隻有你有點書法功底,現在我交給你一個任務,安紅塑料廠搞一個書法征集活動,李書記親自擔任評委主任,你這幾天的任務就是給我完成一幅書法作品,一定要爭取獲獎,為我局爭光”。

李微接到這個任務,心裏既興奮,又擔心她雖練過一段時間書法,但和那些書法真正的愛好者無法相比。

說起書法,她還真有一段際遇,那還是她在鄉下小學教書的時候,有一個老楊老師。

這個老楊老師,據他自己說還是民國時候的老師範生,解放初,缺乏有文化的人才,他就被政府聘任為教師。

從四九年開始,老楊老師就一直在各個山村村小輾轉任教,後來終於來到了李微所在的山村任教。

所以老楊老師不但是李微的老師,而且是李微的同事。

沒人知道老楊老師的老家是哪裏的,隻知道他是解放前戰亂時隨父母流落到本地的,聽說他的雙親也都是很有文化的人,但是父母都死得早。

老楊老師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特點,就是從來不與人說話,如果不是他能在課堂上課,認識他的人絕對認為他是個啞巴。

雖然他輾轉到了許多學校任教,每個學校的教師可能沒有一個人真正認識過他,有的同事甚至他姓什麼可能都不知道,因為他除了上課進教室外,他就呆在他自己的小屋裏,也沒人進過屬於他的小屋。

老楊老師終身未娶,也許正是他這種避世態度,前後躲過了很多劫難。

李微進村小那年,老楊老師快要退休了,李微除了能聽到老楊老師不斷地咳嗽聲外,就隻能偶爾經過老楊老師正在上課的教室裏傳來的那嘶啞的嗓音,除此之外,他再沒有聽到過老楊老師發出過其它任何聲音。

一次期末,李微寫了一篇總結,她恰好有急事出去,在半路上恰碰到老楊老師也去交期末總結,就不由分說的把總結塞進老楊老師的手裏,要他代交一下,就急匆匆地走了。

老楊老師無奈地把李微的期末總結握在手中,偶爾看了一下總結封麵上的李微簽名,似乎有所觸動,情不自禁地翻開了李微的總結瀏覽了一下,臉上似乎綻出了一絲非常難得的笑意。

老楊老師終於病倒了,這一年他五十九歲,離退休還有幾個月,直到兩天後老楊老師沒有進教室上課,校長才第一次踏進了老楊老師那間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