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閑話: 民國閑人瑣事(13)(1 / 1)

/書籍可以打開心靈的窗戶,書籍是人類的最好朋友,閱讀讓您開闊眼界,開拓思維,精彩的圖書可以啟迪智慧,讓米花在線書庫成為您的好朋友吧!/

五、訣別雁蕩留絕唱——

趙叔雍、蔣叔南交遊瑣談趙叔雍(1898-1965),即趙尊嶽,字叔雍,齋名高梧軒、珍重閣,江蘇武進人。其父趙鳳昌(1856-1938),曾是張之洞的重要幕僚,在清末民初政壇上很有影響力。趙叔雍自上海南洋公學畢業後,曆任《申報》經理秘書、行政院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參議。又曾師從況周頤,治詞學頗有心得,所輯《明詞彙刊》是迄今為止明詞輯刻規模最大的叢書。晚年流寓海外,輾轉任教於香港、新加坡等地。尚著有《珍重閣詞集》、《和小山詞》、《炎洲詞》、《填詞叢話》等,供後來學詞者品鑒與研究;因其詞名之盛,其詩作遂為其盛名所掩,少為人知。

趙叔雍之女趙文漪於1965年在美國加尼福利亞大學整理出版了其父的詩集,名為《高梧軒詩全集》,幾乎囊括了趙氏生前能搜集到的所有詩作,為研究趙氏詩作及詩學理念提供了寶貴資料。全集中有大量趙氏生前遊曆所作詩文,其中在卷二收錄有《雁蕩紀遊留示東道主蔣叔南》詩作一組,為研究趙氏1934年的雁蕩之旅及溫州之行提供了佐證與存照。

蔣叔南(1885-1934)

蔣叔南(1885-1934),名希召,別號雁蕩山人、雁蕩亦澹蕩人、仰天窩人,浙江省樂清縣(今樂清市)大荊鎮東裏人,以字行。先後就學於浙江武備學堂、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歸裏應聘為溫州師範學堂教習。辛亥投筆從戎,參與上海光複之役,任第八十九團團副。嗣後擔任浙江第五區禁煙監督(駐紹興)、北京大總統府軍事處谘議官(陸軍騎兵上校)等職;後又投身護國運動,反袁世凱稱帝。蔣氏於1915年“解甲歸雁蕩”,是年三十二歲,至1934年落水而逝,近二十年皆苦心經營雁蕩山景區建設,以雁蕩山人自況,以雁蕩山為家園。蔣氏本人極喜山水遊曆,結交文士豪客,一時譽滿南北。他被梁啟超譽為“徐霞客第二”,被《旅行雜誌》稱為“中國近代第一旅行家”、“元老旅行家”;當然還有當時由趙叔雍主力操辦的《申報》給予的最直接之稱譽——“雁蕩山主人”。

1934年8月1日,《旅行雜誌》第八卷第八號,曾刊載趙叔雍所作《東南交通周覽會第一線遊覽日記》一文,明確提及了趙氏的雁蕩之遊。事實上,在該文刊出的前五天,蔣叔南就於當年七月廿六日落水而歿,七月二十九日,《申報》刊載消息,題為《蔣叔南逝世》:“茲悉蔣氏於前日(二十七日)因病逝世,此後遊山者將少一導引矣。”以上諸文可見,時任《申報》經理秘書的趙叔雍對雁蕩山及蔣叔南之關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