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閑話: 民國閑人瑣事(12)(1 / 1)

**這本書相當的十分的好看,這是一本精彩的書,精彩連載就在,如果您有什麼觀點,留個評論吧**

符鼎升(1879-?),字九銘,與符璋同為江西宜黃人。曾考得官費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歸國後於1912年任江西省政府教育司司長。1913年當選參議院參議員。1917年,先後任廣東、江蘇教育廳廳長。正是時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期間,或於同鄉同族的長輩符璋那裏得觀章氏遺稿,即為其題詩紀念。

相比於符璋而言,符鼎升自然後生可畏、春風得意。留學歸國後不久,即加入章太炎創辦的中華民國聯合會(統一黨前身)。1912年1月7日,章指定符鼎升與其他十五人為駐會幹事。這為之後符氏以“統一黨”元老身份從政提供了資格與保障。進入國民政府之後,符鼎升不但成為教育界的政府高級別官員,曾任廣東、江西、江蘇教育廳廳長、國民政府交通部參事、總務司司長、交通大學校長、行政院秘書次長多個職位的符鼎升,人脈圈子也極為廣泛,軍政、教育、文化各界均有交涉。@米@花@在@線@書@庫@bo

符鼎升留學日本時,即結識魯迅;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做教授時,同魯迅有過交往,魯迅日記中也有提到符九銘到訪。留學期間,還與1909年在日本收集佛學資料的歐陽竟無結識,據歐陽竟無後來回憶說,支那內學院籌辦期間,曾得到符氏的大力支持。此外,他與錢玄同也有交往。據說,章太炎曾難倒梁啟超的一副奇聯(聯句為:“今古三更生:中壘,北江,南海”),章氏弟子錢玄同在與符鼎升閑談時,偶然提及此聯,這位曾與章太炎一道共事“民族統一”大業的老黨員迅即作出下聯,“世間一長物:孔兄,墨哥,佛郎”,一時傳為學界佳話。

然而,我們看到這樣一位從容周旋於軍政文教界的名士的題詩,除了概括史事大意之外,別無特殊之感懷,讀之亦難留印象,不禁大失所望。“文章憎命達”之說於大符(符璋)小符(符鼎升)之間再次印證,讀之也不禁一歎。

若說傳統的歸鄉觀念,同為江西宜黃人的二“符”可謂天壤之別。二者均是長期從政於外地的異鄉人,一個是“不返化鵑魂”,一個是“朝中將相娛聲色”;一個流寓他鄉為異鄉做誌傳,一個周旋官場穿梭名流各界;他們都未能返鄉歸根,卻境遇迥異。在文辭感懷之中,我們更扼腕於符璋“錯認天涯作故鄉”的那份滄桑;而在現實的生活境遇中,我們又不得不默認於符鼎升的“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那份甘苦自嚐。這兩三頁九十年前的墨跡,總是一份異鄉人的境遇存照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