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與烙筆丹青結緣(1 / 1)

筆下墨韻之美,朵朵繁花,我與那烙筆丹青結下了傳承之緣。

——題記

那個不經意間的相識注定了我與它的緣分,從攤位上的短暫停留,到最初拿起畫筆的青澀,以及最後傳承的烙筆生花,都是我與那烙筆丹青結下的不解之緣。

迎著冬日的暖陽,我走在街上,街上人山人海,行人行色匆匆,一個小小的攤位擁擠在的人群裏,許多人從那裏經過,卻沒有人為此停留。出於好奇,我走向了那小小的攤位,攤位上擺著形形色色的葫蘆,一個個葫蘆就像一幅丹青畫卷,有的是百花齊放,有的是萬水千山,枝頭的鳥兒,樹下嬉戲的貓咪,蓮池中的遊魚,在葫蘆小小的方寸天地裏,那麼的生動與活靈活現。

攤位的主人是一個年輕的學生,她用手中的筆在葫蘆上繪出了一個個妙筆生花的圖案,街上人聲嘈雜,她沒有注意到一點,與手中的烙筆沉浸在了一個秀美風雅的世界。圈點勾畫間,筆頭如精靈般舞動靈巧翻飛,半響,一座座遮天蔽日的山峰,在小小的方寸之間拔地而起,傲然而雄偉。

她將這個小小的葫蘆遞給我,我驚歎於這葫蘆的巧奪天工,它使我忍不住去好奇,去了解。\"這是葫蘆烙畫。″攤主告訴我,她說那是家鄉的一種非遺,因為熱愛它,所以傳承。

我被葫蘆上那一幅丹青畫卷給迷住了,回到家我也置辦了材料。通過視頻與網課一筆一劃學習烙筆的功法,烙筆的筆頭很燙,散發出的熱氣讓我有些害怕,可以想到那天一幅幅筆墨丹青,他給予了我足夠的動力,讓我日複一日的堅持練習。我慢慢了解到,這葫蘆烙畫曾經是給朝廷的貢品,現在卻無人問津,會這項技藝的手藝人也越來越少。我感歎於它命運的可悲,卻也無能為力,隻能更加認真練習手中烙筆的功法。

我開始大膽嚐試各種圖案,又是一個冬日暖陽,我為我手中的葫蘆烙上了一座座山巒,陽光有些刺目,讓我心生煩躁,我細看筆下的山巒,筆法輕重不齊,圓滑平順,少了山的蒼勁有力,更像是一個個小土丘。我明明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效果卻不盡人意,我難過的甩開了筆,心中竟生了退意,一陣風吹過,將我帶回了與葫蘆烙畫初識的那個暖陽日,不,我不能放棄,那些葫蘆畫中的秀意靈動是我的目標與追求。風拂過了我煩躁的心,我的筆法緩和了下來,輕輕勾勒葫蘆中那峰巒疊嶂的世界。

經過一番的努力,讓筆下的山巒延綿在了葫蘆上,我心中有些興奮。雖然這個作品有些不盡人意,有些地方用力過猛,烙出了明顯的凹痕,可我覺得我與那日看到的畫中世界又走近了一步。

又是一個暖陽的下午,我伏在案前,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筆法的重重複複,我握住烙筆的手已不再顫抖,緊張,多了一絲熟練與輕車熟路。我又想到了畫中世界的山巒,遙想心中的山,我下筆如有神,筆尖輕盈的在葫蘆上翻飛,勾勒出了我心中的雄偉綿延,這一座座起伏的峰巒,像極了葫蘆烙畫的傳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將這幅葫蘆中小小世界的丹青做成了視頻發布到了網上,我終於可以像那時攤位的攤主一樣,通過自己的方式讓這項非遺繼續傳承,曆久彌新。

最初因為興趣的一麵之緣,到在無數日複一日歲月裏的堅持不懈,以及那一副副烙筆丹青,訴說著我與葫蘆烙畫這項動人的非遺結緣,從相識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