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洪,”馬駒驚異不已,“你幹什麼呢?”
“你忘了?”齊國洪一笑,“我說過要跟你算賬的!”
這時候,王水平、李明高們開著摩托,魏林山、李南洋們開著大卡車,停在校門口。一切準備就緒,周凱旋又宣布:“遊行開始,各家各戶做好準備!”
女伢爹和陳也青朝馬長發、黃二嬸老倆口走來,讓石美蓉給他們戴上大紅花。馬長發惶恐地說,陳校長,你們弄什麼名堂?我哪值得戴大紅花?女伢爹說,木匠,你養了好兒子,該戴大紅花!馬大寨、李乖乖夫婦小倆口,在一旁看得清楚,臉色紅了,正待走開,周凱旋和王水平把二人“架”住,說大寨,乖乖,你們倆支持馬駒的工作,對龍船地是有貢獻的,也該戴大紅花!李乖乖還要躲,王水平說,你人叫“乖乖”,現在怎麼不乖了?說得大家都直笑,許紅梅趁勢給兩人戴上了大紅花。周凱旋再去找馬駒,發現他不見了。
馬長發、黃二嬸老倆口;馬大寨、李乖乖小倆口,被人們簇擁著,分別上了魏林山和李南洋的大卡車。最前邊,王水平、李明高和另外幾個男青年,駕著摩托開路;許紅梅和石美蓉,高舉著慶功大會的橫幅緊跟;接著是齊國洪和他的夥伴們抬著“德高九重”的金匾;帶紅花的馬長發一家子乘坐的大卡車、小學生樂隊和劇團的樂隊次第相隨;龍船地幾千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排成了裏把路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前呼後擁,歡騰著、雀躍著開始了別開生麵的大遊行。
隊伍最先來到馬駒的家,在熱烈的鞭炮聲中,齊國洪莊重地將金匾掛在了堂屋正上方,然後開始正式遊行。隊伍從“仁愛橋”始發,進入水泥大道。在入口的醒目處,豎起一個T形水泥牌,上麵是四個大字:“德惠1路”。從這裏沿著不規則的S和Z形,去了百順剅、沼氣池;穿過村村巷巷,每到一處,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就這麼一路鞭炮,一路鑼鼓,來到了318省道與南巷的銜接處,這裏也有一個T形水泥牌,上麵也是四大字:“德惠2路”。大棚區的標牌,重新進行了調整,過去的“示範園區”,換成了“龍船地南巷村聯合體種植基地”。南巷人已在這裏恭候多時,兩處人馬彙到一處,鞭炮鞭炮鞭炮;鑼鼓鑼鼓鑼鼓。煙霧騰騰繚繞,鑼鼓震天動地。過往車輛排起了長龍,司機們從橫幅上得到啟示,一起按響喇,將這一曠世奇觀推向極致。
這一天,龍船地人和南巷人,買光了東河鎮五家鞭炮店。
夜晚開始唱戲。
戲台布置得非常漂亮,大幕、小幕、站幕安了四五道,燈光、布景非常豪華,處處顯現專業劇團的排場和大氣。大戲開鑼了,身著莽袍玉帶的演員已是整裝待發,首先出場的卻是許洪茂和石三姣。這兩位曾經風靡龍船地的夫妻老搭檔,歲月的風雨,給他們寫下了滿臉滄桑,化了妝,穿上專業劇團的演出服裝,卻是另一番景象,一顰一笑,依稀可見當年的神韻。他們的亮相,立即引起陣陣喝彩。
“梆梆梆,梆梆梆”,隨著劇團的伴奏,漁鼓筒和簡板疾徐有致地敲響,久違了的江漢漁鼓調,清泉飛瀑般流瀉開來:
合:龍船地是風水呀地呀,“梆梆梆”;
風水地上出英賢哪,“梆梆梆”;
許洪茂:當代英賢數馬駒呀,“梆梆梆”;
石三姣:馬駒美名天下呀傳哪——
合:哎嗨嗨哎嗨哎嗨喲……
藏在幕後的“帝王將相”、“丫環小姐”們被感染了,索性走上台前伴唱。台下的鄉親對這旋律耳熟能詳,也跟著唱起來,那“哎嗨嗨哎嗨哎嗨喲”,就顯得氣勢格外雄渾壯闊。
馬駒的歸程日益迫近,隻是為了得到伍立春和陸明鑒的一些消息,才延緩行期。他利用閑暇,對走過的路做了認真檢視,梳理出幾項留下的缺憾並整理成條文,打算與周凱旋進行交流和溝通。正好齊國洪請客,邀請的全是龍船地人,主要客人當然是馬駒。此外,還有女伢爹、陳也青、周凱旋和許紅梅小倆口,許洪茂和王水平。
齊國洪在組織大棚生產上,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績,在這次換屆選舉中,跟周凱旋一樣,當上了村長。因為他早就是黨員,還兼任南巷村代理黨支部書記,隻等今後通過程序確認後,那個“代”字就可去掉。他的請客,是個匠心獨運的安排,目的是鞏固與龍船地的結盟,防範“後馬駒時代”可能發生的變故。
許紅梅跟石美蓉早已和好,兩個人情同姐妹一般,嘁嘁喳喳看新房去了。趁開飯前的時間,兩個村的巨頭們圍在一起,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