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滅亡,可以說,始於周厲王。
周厲王出生的時候,根據史書記載:周孝王七年,厲王生,冬大雹,牛馬死,江漢俱動。
這是很不友好的記載,因為,英明的帝王出生,都有祥瑞的吉兆,而周厲王卻隻有凶兆。
周厲王做了兩件事,直接作死自己。
第一件事,就是與民爭利。
他重用榮夷公。
大夫芮良夫諫周厲王說:“榮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有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何可專也?所怒甚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極,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故《頌》曰:‘思文後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爾極。’《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於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敗也。”
大意就是身為天子,不要謀利,如果一味謀利,用謀利之人,周朝必定走向失敗。
這番話,自然是很有見識的話。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周厲王既然為天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為什麼還要去謀利呢?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周王朝沒什麼錢了,所以,周厲王需要錢財,需要保持國庫的充盈。
由此,周厲王自然不聽芮大夫的話了,以榮公為卿士,大力謀取利益。
他這個做法,自然使得許多人誹謗了。
周厲王接下來第二件事,就是彌謗。
召公,叫做姬虎,不是周成王時候的召公。他聽聞天下都誹謗周厲王的做法,於是,進諫周厲王。
他對周厲王說:“民不堪命矣。”
周厲王聽了大怒,用衛巫,使監誹謗的人,抓住就殺了。
之後,誹謗的人少了,但是,諸侯不朝。
也就是說,諸侯不鳥周厲王了。
周厲王三十四年,監督越來越嚴厲,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大夥都不敢說話了,路上見麵,都隻用眼睛看著對方。
周厲王聽說這個消息之後,非常高興,對召公說:“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召公回答周厲王:“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水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周厲王哪裏聽得進召公的話?繼續高壓統治。
達到的效果是:於是國莫敢出言。
三年後,民憤終於爆發,大家共同背叛周厲王,襲擊周厲王。
周厲王出奔於彘,後來死在了那裏。
以上,就是曆史中對周厲王的記載。
按照這個記載,周厲王就是個作死的天子。
但是,我有幾個疑問,感覺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第一個疑問是,周厲王是在位很長的天子。
他在位一共37年。
假如他是這麼不堪的天子,怎麼可能當37年之久的天子?
其次,史書上寫他不堪,但是,從來沒寫他多麼昏庸,多麼殘暴,多麼奢靡。
由此可見,周厲王搞了那麼多錢,也不是為了自己,他並沒有過上奢靡的生活。
那麼,周厲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他之所以用榮公,就是為了打破貴族“世為卿士”的慣例;
他與民爭利,就是為了使得中央有錢。
實際上,他就是在進行改革。
為了改革能夠實行下去,他不惜用高壓的政策。
這個做法,後來的商鞅是這樣做,王安石也是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