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一共在位22年,按照他十三歲繼位,也就是35歲。
這個歲數,在周朝,算是很年輕的歲數,因為周文王都活了九十多歲,薑太公就更離譜,一百多歲。
周成王在周朝來說,也是非常英明的天子。
他早期的功績是周公的,我們不去說他,但是,他親政之後,也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遷都洛邑。
這洛邑就是我們今天的洛陽。遷都洛邑,就是讓周朝的首都居在中央,當時的說法是:“宅茲中國,自之乂民。”
中國一詞,也由此而來。原來是指洛邑,後來代指了整個中華大地。
遷都洛邑的好處是方便於管理百姓。
第二件事是大會諸侯。
周成王七年,他第一次會盟諸侯,這在周朝的曆史上也是第一次。
各方諸侯以其方物進獻王室。
史載,這次盛會規模盛大。
會場壇上掛著紅帳子,用黑羽毛作裝飾。
天子成王麵朝南方,冠冕上沒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間插著大圭。
唐叔、郇叔在左,周公、太公望在右,都有冠冕,也沒有垂珠,朝服七彩色,都腰插笏板,依傍天子站在壇上。
諸侯恭敬跪拜。
這一次大會,意味著諸侯都臣服周朝,周天子的威望和地位無可撼動。
周成王22年,他預感到自己快要死,擔心太子姬釗勝任不了國事,就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位。
這也是體現周成王的英明,因為,他留下賢才輔佐兒子。
周成王逝世之後,召公、畢公率領諸侯,帶著太子姬釗去拜謁先王的宗廟,用文王、武王開創周朝王業的艱難反複告誡太子,要他一定力行節儉,戒除貪欲,專心辦理國政,寫下了《顧命》,同時要求其他大臣們輔佐關照太子釗。
太子釗登位,是為周康王。
康王即位,通告天下諸侯,向他們宣告文王、武王的業績,反複加以說明寫下了《康詔》。
周康王接下來統治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他統治和他父親的統治一樣,天下安寧,一切刑罰都放置一邊,四十年不曾使用,史稱“成康之治”。
這也是周朝最輝煌的一段曆史了。
之後,周朝經曆了周昭王,《史記》記載他“王道微缺”“南巡狩不返”,也就是去攻打南方而死了。
接下來是周穆公,繼位的時候,已經五十歲。
他看到王道衰微,諸侯不服,當下四處用兵,結果也沒有打服諸侯,“荒服者不至”。
再之後是周共王。
他身上發生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遊玩在涇上,密國的康公跟從。
這時候,有三個美女奔馳而過。
周共王一看,頓時被迷住了,叫康公去物色。
密康公找到了那三個美女,卻沒有獻給周共王,而是自己享用。
密康公的母親對他說:“一定要獻給天子!這三個這麼漂亮的美女,不是一般人能夠享用的,就是天子都未必能夠享用,何況你這種小人物!你去享受,一定會導致滅亡!”
密康公要美女不要性命,果斷不獻給周共王,結果周共王大怒,一年之後就滅了密國。
通過這一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密康王,為色而忘命,不值一提;至於周共王,為了三個美女,就滅了密國,也不是什麼好鳥,導致的結果是,諸侯國為之側目。
犬戎族看到周室衰微,於是,趁機進攻周朝都城。周共王忙召集諸侯勤王護駕,好不容易擊退犬戎。這也使得了周朝元氣大傷,更加衰弱了。
周共王的兒子繼位,是為周懿王,時不時要提防犬戎的進攻,實在受不了,於是,遷都犬丘,就是今天陝西西安,《史記》的記載:“王室遂衰,詩人作刺。”
周懿王死了之後,政權動蕩,周共王的弟弟繼位辟方繼位,是為周孝公。周孝公一死,諸侯又立周懿王的兒子燮,是為周夷王。
我們從諸侯立天子這事,就可以看出來,此時的天子,已經沒有什麼權力了。
周夷王死後,他的兒子直接導致了西周走向滅亡。
他這個兒子,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周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