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鄭莊公的厲害(1 / 2)

東周的曆史,從周平王開始。

周平王當上天子之後,看到鎬京破爛,想要遷都洛邑。可是,他又沒什麼勢力,想要遷都,何異登天?所以,他隻有依靠諸侯了。

在鄭國、晉國、秦國等諸侯的擁護下,他這才順利遷都到了洛邑。

這也意味著,天子的勢力,開始不如諸侯了。

也就是說,接下來,我們開始要讓這些諸侯上場了。

對於這些諸侯的記載,也開始詳細了起來。因為,有一本書詳細記載了這些諸侯的曆史。

這本書就是《左傳》,也是我國最早的史書之一。

這本書的作者據說是春秋末年戰國初期的左丘明所作,專門為注解孔子的《春秋》,所以,也叫《春秋左傳》。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寫到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大概兩百多年的曆史。

我們就從周天子徹底失去尊嚴講起。

周平王的徹底失去尊嚴,不是犬戎的進攻,也不是依靠諸侯的遷都,而是鄭莊公擊敗周平王,還射中了周平王的肩膀,讓他徹底地失去了威嚴,開始禮崩樂壞。

那麼,這個鄭莊公是怎麼起來的?

鄭國,最早是周宣王弟弟姬發的封地,在鎬京附近,土地也並不大。後來鄭桓公遷國河南,建都於鄭,這才逐漸強大起來。

到了鄭莊公的時候,一下子達到了頂峰。原以為是稱霸的開始,沒想到是巔峰的結束。

鄭莊公,鄭國的第三代君主,父親鄭武公,母親武薑,生他的時候難產,因此給他取名寤生。

寤生,就是逆生,指嬰兒的腳先出來。

取這樣的名字,說明她的母親很不喜歡他。

之後,武薑生了第二個兒子,是順生,叫做叔段。

她很喜歡第二個兒子,因此,多次要求鄭武公立他為太子。

可是,鄭武公始終沒有答應。

在鄭武公快要去世的時候,武薑仍不死心,仍請求讓段叔繼位,鄭武公還是沒有答應。

鄭莊公這才繼位為諸侯王。

通過這一事,我們就可以知道,鄭莊公的童年過得並不快樂,因為,他得不到母愛;而段叔比他幸福多了,因為,他的母親愛著他。

我們總說,不幸的人生,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生,用童年去治愈一生。

這話對,也不對。

說它對,是因為不幸的遭遇,可以毀掉一個人;說它不對,是因為不幸的遭遇,也可以造就一個人。而幸運的童年,可以讓人一生幸福,也可以因為太順利了,毀掉一個人。

鄭莊公就是屬於那種被造就的一個人,而段叔則屬於那種被毀掉的一個人。

童年的不幸,造就了鄭莊公堅忍的性格。

童年的幸福,造就了段叔傲嬌的性格。

鄭莊公繼位之後,武薑立即請求鄭莊公把他弟弟叔段封到製邑。

鄭莊公自然清楚母親打的是什麼算盤,這個製邑,易守難攻,段叔去了那裏,要是作亂,自己很難攻打下來,當下說:“製邑,是個險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了那裏,不宜封給段叔,其他城邑則唯母親之命是從。”

他這話說得很漂亮,給足了武薑麵子。

武薑於是要求鄭莊公把京邑封給叔段。

這京邑比鄭國都城都要大,叔段去到那裏,想要造反,就有很大的勢力。

鄭莊公答應了母親的請求,把京邑給了段叔。

自此,段叔就成了“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進諫鄭莊公說:“都城如果城牆超過百邑的規模,便對國家有害。按照製度,大的城邑城牆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九分之一。京邑比都城還要大,本不宜作為弟弟的封邑。如今京邑的城牆不合法度,非法製所允許,恐怕會對您不利。”

鄭莊公把責任推給了自己的母親,說:“這是母親武薑的要求,我不敢反對,怎麼能避開禍害呢?”

祭仲說:“武薑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給太叔換一個封邑,不要讓他的勢力滋生蔓延,一旦他的勢力滋長蔓延就難處理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無法根除,何況是您受寵愛的弟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