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2012年第六版序言(1 / 2)

《慈禧大傳》自1994年問世以來,已經印刷了四版,加上台灣一版,就是五版了。此次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應為第六版。

慈禧太後,姓葉赫那拉。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生於北京,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病逝,活了七十四歲。慈禧太後經曆了鹹豐、同治、光緒三朝,立過同治帝載淳(六歲)、光緒帝載湉(四歲)、宣統帝溥儀(三歲)三個小皇帝。

在同治、光緒兩朝,她曾三次垂簾聽政。第一次垂簾是鹹豐十一年(1861)至同治十二年(1873),計十三年;第二次垂簾是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緒十五年(1889),計十五年;第三次垂簾是光緒二十四年(1898)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計十年。她垂簾聽政總共三十八年的時間。另外十年,她雖然名義上歸政了光緒帝,實際上仍然隱控朝政。重大問題的決策,仍要由她作出,實質是不垂簾的垂簾。

事實上,慈禧太後統治中國四十八年,幾乎達到半個世紀。

慈禧太後所遇到的是中國幾千年未遇到的大變局。她所處的時代正是列強環伺、威逼蠶食中國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奮起抗爭、走向世界的時代。她所經曆的晚清社會,幾乎相當於中國近代史。她親曆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等重大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瘋狂焚毀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大肆搶掠北京城。慈禧太後也都是親曆的。

慈禧太後一生做過十件大事。

第一件是成功地發動了辛酉政變,實現了垂簾聽政;

第二件是殘酷地摧毀了太平天國,取得了國內穩定;

第三件是堅定地支持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事物;

第四件是適時地終止了圓明工程,抑製了個人私欲;

第五件是及時地簽訂了中法和約,結束了中法戰爭;

第六件是一味地強調了六旬大壽,貽誤了中日戰爭;

第七件是血腥地鎮壓了戊戌變法,扼殺了維新運動;

第八件是錯誤地宣戰了西方列強,導致了悲慘結局;

第九件是被迫地實行了清末新政,進行了初步改革;

第十件是積極地實施了出國考察,宣示了預備立憲。

這十件大事中,有正麵的,也有負麵的。其中,發動辛酉政變,支持洋務運動,終止圓明工程,結束中法戰爭,實行清末新政和宣示預備立憲,應該是正麵的。其餘的,摧毀太平天國,專注六旬大壽,鎮壓戊戌變法和宣戰西方列強,都是負麵的。

就性質講,摧毀太平天國和鎮壓戊戌變法是慈禧阻礙曆史前進的罪惡行徑。

慈禧一生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整壽逢甲不利。慈禧四十大壽以後,逢甲年都遇到了戰爭。慈禧四十大壽是1874年,為甲戌年,遭逢中日台灣戰爭;慈禧五十大壽是1884年,為甲申年,遭逢中法越南戰爭;慈禧六十大壽是1894年,為甲午年,遭逢中日甲午戰爭;慈禧七十大壽是1904年,為甲辰年,遭逢日俄甲辰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