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四大職場危機
調查發現,職場壓力讓5成以上白領有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半以上的白領袒露自己需要看心理醫生或“陷入心理問題的惡性循環”,主要原因是“精神壓力大”,“對自己的工作業績不滿意”,有“頭痛失眠”或“嗜睡疲 憊”等問題。
事實上,在職場上“泡”久了,心理疾病也伴隨而來。調查發現,參加工作5年左右的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最高達55%。有關“近期心理狀況描述”問答題,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頻繁出現“精神緊張”、“不開心”、“鬱悶”,不少人覺得自己在職位上“不能擔當有用的角色”、“沒有釋放自己的能量”;有的人因為“力不從心”,感到沒有能力提升自己。分析發現,不少白領很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卻常常忽視了心理的健康。
歸納整理發現,白領深受4大職場危機困擾:擇業和就業初期時的“定位危機”、工作5年左右的“晉升危機”、40歲左右的“方向危機”、50歲左右的“飯碗危機”。
心理專家透露,白領患者的就診人數逐年上升,因為職位升遷、工作業績和個人發展等導致的壓力,在不同程度上引發出職業人的心理問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對許多事物喪失興趣。”許多白領表示自己漸漸地失去了逛街的興趣、和朋友聚會的興趣、談戀愛的興趣,不少已婚者甚至連性生活的興趣都漸漸少了。由於壓力過大,很多人一到周末就感覺不適應,還有人引發了生理問題,如女性月經失調等。
1.職場之定位危機
商務英語、注冊會計師……29歲的小餘是一家外企的經理助理,在競爭的壓力下,她利用業餘時間拚命攝取知識。然而隨著手裏握著的資格證書越來越多,她的心情卻越來越焦慮。小餘的困惑是自己的職業定位飄忽,她大學的專業是理科,但現階段根本沒有派上用場,整天事務性的工作過多,公司又不斷招募新人輸送新鮮血液。由於焦慮,她患了失眠症,不斷洗手、失眠、厭食。
處方:小餘出現了“知識焦慮症”,這在知識更新快的職業領域容易出現,造成一係列自我強迫和緊張,有的還會突發性地出現惡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 憊等症狀。預防和緩解這一狀況首先需要“自知”,要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能力,擺正心態,不要好高騖遠。最好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中長遠計劃,按部就班地實踐。要針對自己的工作性質和發展目標,選擇對自己真正有用的信息去學習。
2.職場之晉升危機
32歲的菲菲是一家外企的資深員工,工作5年後,她終於被提拔為公司的“業務骨幹”。隨著同事升職,新進人員的不斷增加,公司規模逐漸擴大,她的工作更繁忙了。2009年,菲菲升做了部門主管助理。然而她已經高興不起來了,她認為自己很賣力,業績也不錯,但給予她的肯定卻總是那麼吝嗇。32歲對於女人來說已不再年輕,至今還未做母親。她覺得越來越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她開始焦慮、煩躁,變得不自信。
處方:每個人都應該有恰當的自我評價,發現自己能力突出的方麵,承認自己的不足。每個人能力不同,麵臨的任務難度不同,預期以後成功或失敗的比例也不同。不論是“業務骨幹”還是擔任主管,隻要在技術領域有自己的專長,都是有能力的表現。
3.職場之方向危機
負責業務銷售的副總經理何先生,從給公司掘出第1桶金到現在已幹了10年,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他在工作上跟總經理出現分歧,他感到單調乏味的工作內容讓自己沒有工作動力。然而如果他一旦離開公司,也就失去了一切資源,無法享受成果的延續。他的心情開始沉重,不得不為自己的前景擔憂。他想到國企等謀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幾乎所有的人才網招聘條件都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
處方:麵臨“歸宿危機”的何先生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觀,尋找新的更高層次的生活目標。如果工作的崗位在近期內沒可能改變,但是單調乏味的工作內容讓自己沒有工作動力,這時需要考慮學習新的知識,讓自己的頭腦更新知識,新的東西總會讓人好奇和激動;同時麵對一切壓力,心態要保持正常、樂觀豁達,不為逆境心事重重。
4.職場之飯碗危機
已屆中年、高級職員趙先生這樣看待自己:47歲,在外企已算得上“步入老年”;未來,他還能幹幾年?他憂心忡忡地擔憂未來的日子,隻要離開辦公室,他就感到彷徨無助,甚至年休假也要在公司度過。他不敢有一刻放鬆,沒有享受到生活樂趣,不快樂。醫生說,他有抑鬱症。
處方: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屬於心境障礙,核心症狀包括心情低落,興趣缺失,內在動力缺乏,持續疲乏或者精力缺乏,並由此引起生活中其他活動的減少。要讓自己快樂起來,首先要增加多種角色定位,比如在國外,一些人在公司是高級職員,在外則可能擔當某個俱樂部的組織者,多重角色的定位,容易找尋到生活樂趣。
35歲到50歲的中年白領自有他們的優勢,他們豐富的經驗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中年白領還有幾種較好的出路,如出國留學,不僅增加“含金量”,而且增加升職機會;也可自己開公司做老板等。
在緊張的壓力之下,一般人的感覺首先是疲勞乏力,緊接著便是失眠頭痛。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影響內分泌,導致內分泌係統紊亂,身體機能失調,釀成更大的疾玻
在壓力之下,高血脂、動脈硬化、脂肪肝等老年人容易得的心腦血管疾病都在白領中提前報到;早衰、胃腸道疾並頸椎並抑鬱症等在白領中也較為多發。而像失眠、頭痛、視力下降、脫發、感冒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也都與壓力不無關係。
“心理體檢”清除白領心空烏雲
李先生近期總覺得累,渾身沒勁,思維遲鈍,記憶力和注意力都明顯下降,吃飯飯不香,躺下睡不著,情緒悲觀低落,甚至一度冒出自殺的念頭。
到醫院作全麵身體檢查,卻沒有發現什麼生理上的疾玻李先生無奈之下來看心理醫生。
他向心理醫生大倒苦水,“貸款十幾萬入了股市,27元多每股買進的,本想大賺一筆,誰知一下跌到不足10元錢,比攔腰斬還狠。關鍵是貸款炒股的事沒給妻子說,如今,商貸、房貸都要還,壓力大的咋都扛不住啊!”
心理醫生一聽就明白了,這就是典型的由“心理問題”引發了“身體問題”。其實,人的心理一旦出現問題,常常會表現在心理和軀體兩個方麵。常見的心理表現,一是抑鬱,具體症狀是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悲觀厭世等;二是焦慮,表現為漫無目的的著急,莫名其妙的驚恐,自己也不知道擔心什麼卻總是提心吊膽。軀體的普遍表現則是胸悶、心慌、出汗、失眠、便意頻繁等,此外還有頭暈、頭痛、四肢乏力、身體某些部位出現異常感覺、周身遊走性的疼痛等。
1.心理也能體檢嗎?
年底總是“多事之冬”,今年尤其如此。金融危機肆虐,股市套牢、年終考核、績效獎金、職務升遷,一年的辛勞能否實現當初的期許?心理壓力之下,很多人開始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此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去醫院作身體檢查,很少有人能想到先作“心理體檢”。
心理谘詢專家建議,應該像重視身體檢查一樣重視“心理體檢”,並且要堅持定期進行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
專家認為,人們忽視“心理體檢”,一方麵是因為意識不夠,另一個原因則是設置心理診療科室的醫院也不多。
實際上,通過填寫一些經過科學設計的心理測驗問卷,也可以進行心理健康自測。
常見的心理測驗問卷有《焦慮自評量表》、《抑鬱自評量表》和《症狀自評量表》。個人可以通過做題打分,然後根據評判標準作一下自我測驗,但結果僅供參考,科學診斷還是要到專業的心理診療機構。
2.“心理體檢”治“未脖
所謂的“未脖,是指去醫院做身體檢查發現沒病,但全身總是不對勁的一種非健康狀態。
“心理體檢”與身體檢查一樣,都是用專業數據說明健康狀態。不同的是,“心理體檢”是讓體檢者做一係列的測試題目,最後通過專業的統計和分析得出心理健康與否的結論。
“心理體檢”治“未脖,能夠“防患於未然”是發達國家重視“心理體檢”的重要原因,也是“心理體檢”與心理治療的明顯區別。
3.有心理問題不正常
有心理問題,尤其是通過“心理體檢”發現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混淆認識和諱疾忌醫。
心理專家建議,首先要認清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和不正常的心理問題。就李先生來說,若看到股市多日接連跌停,心理出現一時的緊張、暴躁情緒,應當判斷為正常反應;但實際上,李先生連平時社交圈都遠離了,提不起興趣參加任何活動,體重直線下降了20斤,這已是抑鬱症很嚴重的表現,應當予以治療。
其次,切忌不可好麵子不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自己要嚐試轉換看問題的角度,多往好處尋思少往壞處琢磨,就可為自己減壓。也可找朋友傾訴;日常生活中多運動、多加入集體活動;最直接的辦法則是找心理診療專家,獲取專業的心理治療方案;當然,若將自我調節與專業診療結合起來定會事半功倍。
白領心理病對號入座
據有關部門調查估算,全國有心理障礙者占總人口的10%左右,城市中有25%的人存在顯性或隱性心理危機,而白領是其中相當突出的人群。心理醫生為我們提供了多個案例,如果你能跟這些例子對號入座,那麼,像看感冒一樣,去看心理醫生吧!
1.成功人士更需調整心理
一位負責銷售的副總經理,為企業全心全意幹了10年,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覺得“獲得”和“付出”不相稱,尤其是和總經理相比,心理就更不平衡了,然而,他又沒有單幹的信心,因此異常矛盾和痛苦。
解答:“白領”更容易被人際關係問題、情緒問題、感情問題、心理壓力問題、性格問題、神經官能症等所困擾。而且,這些問題又無法和親戚、朋友訴說,也不是吃藥可以解決的。所以,心理醫生的幫助應該對他們的生活恢複正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白領麗人好“心苦”
工作好、收入高的白領女性,不少人日子過得並不開心。自卑、寂寞、怕老、追求變態美,是白領女性常見的心理問題。白領女性常見的心理問題很多,如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想法不切合實際;看到別的女性成功就盲目仿效,結果適得其反;自信心不足;有錢、有房、有車卻沒有朋友,感到寂寞;為求美或表現自己而穿奇裝異服、無節製地瘦身,幻想自己可以更漂亮。此外,婚戀問題也不少:有的未婚者恐懼與異性接觸、恐懼結婚;已婚者則存在夫妻性格及心理不和、性生活不諧調、婚外情等問題。
解答:這種心理壓力如果超出了承受限度,不僅會造成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還會引發軀體反應,如內分泌失調、月經紊亂、乳腺增生,嚴重者可導致疲勞綜合征。心理醫生認為,出現心理問題主要是因為不了解自己。白領女性應該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及存在的問題,適時調控,必要時可求助於心理谘詢和治療。
3.警惕“第三狀態”
長時間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並非易事。相反,許多人都有過情緒低落、容易疲勞、不願意運動、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經曆,有人甚至長期或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可到醫院檢查沒事,出了醫院依舊難受。醫學上將這種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稱之為“灰色狀態”或“第三狀態”。而白領恰恰是“第三狀態”的主要人群。
解答:在這個階段人容易感到目標茫然,精神疲 憊,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觀,尋找新的更高層次的生活目標。如果工作的崗位在近期內沒可能改變,單調乏味的工作內容讓自己沒有工作動力,這時就需要考慮學習新的知識,讓自己的頭腦更新知識,新的東西總會讓人好奇和興奮。同時,多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多種興趣也有利於讓人擺脫第三狀態。
4.“年齡恐慌症”困擾中年白領
張小姐大學畢業即進入外企工作。她的年輕和高薪一向為人所羨慕。十多年之後的今天,她的心情開始沉重,不得不為自己的前景擔憂。她想到國有企業或機關謀一份穩定的工作,可是,幾乎所有的招聘條件都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
解答:中年白領實在不應該為年齡問題困擾。首先,年齡是一個我們無法改變的問題,那就應該學著去接受;其次,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是你的金子招牌;最後,出路總是有了,比如自己開公司等等。何況,工作時候積累下的錢財應該不在少數吧。
5.外企的明天困惑多
某外資公司的趙先生這樣看待自己:說錢多嗎?倒也不少,至少比一般工薪族平均工資多上好幾倍。然而和揮金如土的大款比,又顯得囊中羞澀了。已屆中年,學曆大本,在整個公司裏已經不出色了,外企的生活總讓人感覺到,未來的生活實在無法預測。外企人總是一邊野心勃勃地規劃著未來的生活,比目前奢華、殷實幾倍,一邊又憂心忡忡地擔憂未來的日子,說不定連現在的水準都無法維持。
解答:外企是年輕人的戰場,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緊張工作,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奔波,費盡心力,千斤重擔壓在心頭,不敢有一刻放鬆,哪管睡眠幾許,餐飯幾何?長此以往,焉能不病?一旦病倒,又豈有不被解雇之理?所以很多人心裏時時自警:千萬別有來自自己身體的危機,別被自己打垮。
十個對策清理“心靈垃圾”
如何清理“心靈垃圾”,讓職場人擁有一顆健康的心?現提出十條應對策略。
應對策略之一:自我測試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應對壓力事件的比較常用的辦法,哪些是你的行為特征或者是你的常用辦法,請注上標記。
1.我將自己的需求忽略,隻是埋頭工作,拚命工作。
2.我尋找朋友進行交流並獲得他們的支持。
3.我比平時吃更多的東西。
4.我進行某種形式的體育鍛煉。
5.我發怒,並將周圍的煩惱統統趕走。
6.我花些時間來放鬆,喘口氣,做伸展運動。
7.我抽支香煙,喝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8.我麵對壓力的根源,做工作改變它。
9.我收回自己的感情,遠離人群隻做自己的事情。
10.我改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求更加透徹地看待它。
11.我睡覺的時間比我真正需要的時間長。
12.我花一些時間離開自己的工作環境。
13.我外出購物,用買東西的辦法使自己感覺良好。
14.我和朋友們開玩笑,用幽默的辦法來鈍化困難的銳氣。
15.我比平時喝更多的酒。
16.我沉溺在個人的愛好或興趣中,它使我放鬆並感覺良好。
17.我吃藥來使自己放鬆或者改善睡眠。
18.我讓自己保持健康的飲食。
19.我隻是忽視問題,並且希望很快地過去。
20.我祈禱、思考,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1.我對存在的問題擔心,害怕去做任何觸及到它的事情。
22.我集中精力對付那些我能夠控製以及能夠接受的事情。
以上的各項條目中,序號為偶數的條目是一些更具有建設性的策略,而標有奇數號的條目趨向於不大好的應對壓力的策略。如果你選擇的是奇數序號的條目,那麼你就應該考慮一下對你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是否要做一些改變。你可以嚐試著采用過去沒有采用過的偶數序號策略的方法。
應對策略之二:改變生活方式
1.確定一個“放鬆時段”融入到日常生活裏。試著養成放鬆的習慣。
2.盡可能多做令你感到愉快的事情。
3.不要讓壓力積起來。
4.做到勞逸結合。
5.堅持在家裏和工作中應有的權利。
6.避免勞累過度或接受太多的工作任務。
7.不要躲避令你感到害怕的事情。
8.要學會記住自己的成績和進步,並會表揚自己。
應對策略之三:學會說“不”
當人們請求你幫他們做事情而給你造成壓力時,你通常很難說“不”。考慮一下你是否能夠做或者願意做他們要求你做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夠或不想做,學會有效地拒絕他人的請求。
應對策略之四:說出你的想法
誠實地表達你的意見,這一點很重要,雖然這有可能會惹惱別人或引起爭論。如果確信別人的某個請求是不合理的,你就得說出來。當憤怒和挫折無法宣泄時,人就會鬱悶、沉默、嘮叨、指責或背後誹謗,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會導致“消極—挑釁”的行為,這種行為對健康有害,因為被壓抑的挫折或憤怒會對免疫係統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