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看三國
很多人愛看三國,因為三國夠精彩,短短幾十年時間,風雲劇變、群雄並起、爾虞我詐、諸侯割據,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但熱鬧歸熱鬧,那都是過去的人、過去的事、過去的轟轟烈烈、過去的崢嶸歲月,這又與列位看官有何幹係?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有些人看完三國,眉飛色舞、意猶未盡,借著酒興與身邊人縱論三國人物、三國謀略、三國哲學,但再一轉身,就什麼都忘了。
有些人看完三國,則認真思考、深刻理解,仔細分析故事中的人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成家立業,這種人才是在真正地讀三國、品三國。其實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可能在三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軍人,在三國中能夠找到治軍之道、謀略之道;
商人,在三國中能夠找到經商之道、營銷之道;
政客,在三國中能夠找到捭闔之道、為官之道;
即便是普通小老百姓,也能夠在三國中提煉出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才是三國經久不衰的真正原因。讀懂三國,也就讀懂了中國。
三國裏,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周瑜......這些人的光輝傳說,如恒星般嵌入了曆史的天空;連環計、空城計、瞞天過海、調虎離山、暗度陳倉......這些計謀折射著智慧的光芒,穿透時間的塵燼熠熠閃耀。
“內行”們無不希望自己能夠從三國中有所收獲,有所獲益,但是,要讀懂三國中人的智慧,明白三國中人的哲學,學習三國中人的計謀,談何容易。
三國之中,彙集了我國幾千年來的古代文明智慧,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要讓大家從那麼複雜、險惡、厚重的曆史中一條條地總結出一些道理、一些哲理來,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
那麼,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輕鬆讀懂三國呢?
越是個人的,越是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想要讀懂三國,首先就要讀懂三國人物。讀懂了三國人物,就有可能穿透曆史的層層迷霧,揭開當時社會的種種謎團。
筆者有心著力描寫一位人物,希望列位看官能夠以此人一生的境遇而窺得三國的“全豹”,這才有了這本小書。
其實每一位三國人物的傳奇經曆,都值得大書特書,而筆者選擇的人物,是列位最熟悉不過,卻又嚴重忽略的。
這位“熟悉的陌生人”便是劉備。
(二)我看劉備
說到三國,有位仁兄戰敗後逃跑的能力之強,令人歎服。這位仁兄堪稱三國時代的“跑步冠軍”:論身手之矯健,他好比劉翔;論耐力之持久,他好似王軍霞;滑溜至極,不管戰事如何危急,對手布下怎樣的天羅地網,你都甭想抓住他。這一點,著實令人佩服。
說到這裏,相信列位已經猜到,這位天王級的“逃跑專家”,便是漢末三巨頭之一、蜀漢帝國的開創者——劉備劉玄德。
翻開史料,縱觀劉備的一生,出現最多的字眼兒便是:“撥馬回走”、“突圍而走”、“慌尋走路”、“狼狽而奔”、“匹馬落荒而逃”、“飛身上馬,不顧從者,匹馬奪路而走”、“兩頭無路,撥馬敗走”、“問之不答,加鞭而出”等等。
《三國演義》是站在他的立場寫的,結果就數他跑得最快,其中獨自一人匹馬逃生的次數為最。隻要能逃,什麼老婆、兒女、兄弟、下屬,盡可以不顧。當然,羅貫中之所以這樣寫,並不是為了醜化他,而是強調這些行為都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