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和2009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注定要以一種格外醒目的方式永遠地載入美國史冊,因為這次具有曆史意義的總統選舉的結果最終圓了美國數千萬黑人為之憧憬、為之奮鬥了200多年的夢想,美國曆史上首位黑人總統誕生了。2009年1月20日10時許,在國會山上,當選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這位具有一半黑人血統的美國黑人公民手捧當年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曾經使用過的那本《聖經》,在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Roberts)的主持下,宣誓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

我們今天回過頭來仔細審視美國曆史的發展脈絡,仔細回顧美國黑人為爭取平等、民主和解放所走過的坎坷曆程,不難發現,美國出現黑人總統也並非偶然之事。而巴拉克·奧巴馬本人也一直受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思想的熏染和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巴拉克·奧巴馬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美國黑人民權運動思想的浸潤與哺育。

首次讓黑人看到獲得解放的希望的人是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1863年,林肯總統頒布了著名的《解放宣言》,勇敢地向全世界人民宣布:黑人也是美國公民。但事實證明,這個宣言的頒布主要是為了政治和軍事目的,為了在美國內戰過程中獲得黑人的支援和世界輿論的支持。盡管如此,宣言的頒布極大地激發了黑人爭取平等與民主權利的熱情和積極性,並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旨在消滅南部奴隸製度的美國內戰之中,並這戰火中受到鍛煉和考驗。

從1916年開始到二戰期間及二戰結束後,美國南部的黑人先後經曆了兩次規模宏大黑人移民潮。這兩次黑人的大遷徙運動對於黑人史及美國史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兩次黑人移民洪流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是美國黑人的城市化進程大大加快。因為這兩次黑人移民潮的主要移入目標主要都是美國北部和西部的城市,尤其是大型工業城市。在這裏,黑人逐漸能夠像那裏的白人公民一樣享有並真正行使自己的權利,特別是選舉權。漸漸地,這些黑人的生活方式、對政治生活的認識和態度都發生了曆史性的巨大轉變。在政治上,這些黑人在羅斯福當選總統後開始向民主黨的陣營轉移,並最終成為羅斯福“新政”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和“新政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傑出的黑人政治家脫穎而出。黑人大遷徙運動則促使美國南部的種植園經濟模式走向解體,使美國黑人的經濟地位明顯提高。這些長期被束縛在南部種植園經濟體製中的黑人工人有機會進入工廠,開始從事半熟練和熟練的工作,他們的工作領域也從傳統的農業拓展到現代工業領域。這個曆史過程不僅極大地開闊了黑人農業工人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和參與集體鬥爭的機會、意識與能力,而且使他們的經濟收入明顯增加,生活條件逐步得到改善。這些使黑人從思想觀念上得到空前的解放。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大後果是黑人的真正覺醒。二戰爆發後,黑人的大批應征入伍,使越來越多的黑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製給他們造成的精神與肉體的雙重壓迫,認識到美國所宣傳的、要求黑人用血與生命為代價來捍衛的民主理想同美國的種族主義實踐之間的巨大反差。這極大地煥發了黑人的鬥爭意識,使黑人逐漸覺醒。黑人在戰爭期間發動並成功組織的“向華盛頓進軍運動”更集中展現了黑人的力量和鬥爭的決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