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年輕人聽了這話,就和雷清蓉開玩笑地說:“嬸你好偏心,怎麼隻叫紹通吃飯,不叫我們?”
雷清蓉笑著說:“人家紹通是客人,一年半載才回來一次,這一畢業找到了工作,說不定幾年才回來一次,你們是主人,哪有主人和客人爭板凳坐的?真不害臊!”
紹通聽了這話,就說:“嬸,我算什麼客人?我明天過來吧?”
雷清蓉聽了,故意沉下了臉說:“怎麼,上了大學,就看不起我這個嬸了,是不是?”
紹通這才站住了。
吃過晚飯,雷清蓉和紹通一人搬了一把椅子到天井,一邊乘涼,一邊聊了起來。雷清蓉首先問:“找著工作沒有?”
紹通看了雷清蓉一眼,笑著說:“嬸,找著了!”
“什麼工作,在哪兒?”雷清蓉又接著問。
紹通又看了看雷清蓉,仍然笑眯眯地說:“就在羅家老房村,你說行不行,嬸?”
雷清蓉有點不高興了,說:“嬸和你說正經的,你哄嬸做什麼?”
紹通這才收斂了笑容,一本正經地看著雷清蓉說:“嬸,我說的都是正經的!我就打算回羅家老房村來,建設我們的家鄉……”
紹通還想繼續說下去,雷清蓉打斷了他的話:“你跟嬸開什麼玩笑……”
紹通也沒等雷清蓉說完,就接過她的話,說:“嬸,我不是開玩笑的!我一個學農的大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回報給家鄉,不是應該的嗎?”說完,像是不想再讓雷清蓉問下去,就有意轉移了話題,說:“嬸,其實你剛才講的那些,我們這兒一樣辦得到!”
雷清蓉果然被紹通的話吸引住了,馬上問:“我剛才說的什麼?”
紹通說:“就是你剛才講的鬆遼平原女支書那兒,搞的農業產業化,其實我們這兒也可以搞的!”
“是嗎?”雷清蓉一下來興趣了,目光緊緊盯著紹通問,“你說說看,我們怎麼搞?”
紹通說:“當然,鬆遼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們國家的糧食主產區,我們可能比不上他們的規模。但他們走的不過就是糧食產、供、銷一條龍,精加工的路子。其實幾年前王老板辦的紅薯粉絲加工廠,走的也是這一條路子,不過規模不大,品種也較單一罷了……”
紹通說到這兒,看了一眼雷清蓉。見雷清蓉兩眼滿含著讚許和鼓勵的神色,停了一下又接著說:“我們這兒是山區,糧食產量不如人家平原地帶,可我們的特產卻比他們豐富,現在旅遊又發展起來了,我們正可以借旅遊的帶動,來發展我們地方的土特產……”
雷清蓉聽到這兒,禁不住高興地點了點頭,說:“怎麼發展?”
紹通說:“比如我們現在用石磨加工的湯圓、豆製品,用手工搗製的糍粑,用柏枝和米糠熏製的豆幹、香腸、臘肉等,非常受遊客歡迎,可也隻是在當時品嚐一下而已,還沒有變成商品,實現它們最大的價值。我們完全可以辦一些不同的工廠,將現在隻能現做現賣的這些土特產,生產出既能保鮮又能貯藏的成品,以及在原汁原味基礎上變化出的一些品種,如湯圓粉子、鹵香豆幹、麻辣糍粑片(塊)等,既可以作為旅遊銷售產品,又可以打入城市超市,這不就創造出更多價值了嗎……”
紹通說到這兒,兩隻眼睛中飛出了幾道快樂的光芒,仿佛看見自己的設想已經變成了現實一樣。在得到雷清蓉目光的肯定後,又壓抑不住地一口氣說了下去:“這樣一來,就勢必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我們沿渠江邊的水田,種秈稻雖然比糯穀產量高些,但這樣一來,糯穀的產值不知要比秈稻高出多少倍,村民都可以全換上糯穀。至於大豆,那就更不用說了。我們這兒的土質薄,種小麥、玉米產量都不高,可大豆卻不擇土質,正適合它們生長。大豆的根瘤菌是天然的氮肥,還可以養地。這樣一來,我們不也就形成了從產出——精加工——健康美味食品——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了嗎?除了糧食的產業化外,大量的米糠和豆渣,再配一些青飼料,就可以養豬,豬肉又可以用來加工香腸和臘肉,這不也是良性循環發展嗎?”紹通說完,兩眼怔怔地看著雷清蓉,樣子像是一個想得到老師肯定的學生一樣。
雷清蓉聽完,激動得一把抓住了紹通的手,說:“真不愧讀了幾年大學,說得好,真的說得很好!”說完,兩眼落在紹通臉上,看著他問,“哎,你怎麼想到這些的?”
紹通有些不好意思了,躲開了雷清蓉的目光,說:“瞎思謀的嘛,嬸,說得不對你別怪!”
雷清蓉急忙開玩笑地說:“瞎思謀說出來都是這樣一套一套的,要是正兒八經思謀,還不知道該有多厲害呢!”說完,在紹通手背上打了一下,這才正經地說:“紹通,你聽我說,你說的許多和嬸都是不謀而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