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十一 更奸(求月票求訂閱)(2 / 3)

不過他不肯將這支軍隊派去守通州,因為:“通州雖然要緊,但京師更是重中之重!西直營若是去了通州,萬一胡馬犯京,緩急之際可如何得了!”

“西直營”並非正式番號,隻因李彥直那幾千人駐紮在西直門甕城,故有此稱。李彥直聽了商大節的話後,便知他是要留自己在身邊應急應變了。

大明這邊雖是主場,卻因缺乏能夠野戰的兵馬而縛手縛腳,幸好俺答尚不知虛實,他用兵謹慎,然而謹慎之中又透著大膽!蒙古人的軍隊有一支還在西邊吸引著大明官兵的注意力,但俺答卻率領主力突襲了通州!通州守軍一哄而散,竟然讓他一攻而破。俺答得了通州後暢懷大笑道:“大明無人!如此要地竟不派重兵把守!”

他哪裏知道商大節不是不派重兵,而是無重兵可派!

俺答占領通州之後立下營寨,以此作為整個戰線的大本營!跟著飛騎四出,劫掠京師周邊,又派遣了一支約三千人的騎兵,試探性地逼近北京,直犯安定門!

城頭守軍望見無不惶惶,李彥直趕來請戰,商大節不許,道:“現在出戰,徒然泄露了我軍虛實!”

李彥直道:“但人家逼到家門口了我們還不出戰,也是示人以弱!”

商大節躊躇甚久,才問:“可有絕對必勝的把握?”

“戰爭哪有絕對必勝的把握?”李彥直道:“但敵軍遠來,心中亦甚忐忑,我忽然出擊,彼必慌亂!下官有七成勝算!”

商大節正要答應,內閣卻傳來旨意,嚴令商大節不可出戰!

平心而論,內閣的這個命令卻不純粹是出於畏懼,甚至可以說乃是一個精明審慎的決定。

從嚴嵩到徐階到丁汝夔到商大節,這些平時政治立場截然不同的大官僚此刻卻已達成一個共識:“絕對不能正麵接戰!”

因為這時的北京就是一隻紙老虎,不接戰時還能嚇嚇人,若一接戰,明軍的底子就全漏了!那時俺答不顧性命地大舉進犯,京師勢必失守!

商大節又要退縮時,李彥直道:“內閣群臣為保萬全,有此議也算正常,但總憲領兵督戰,若無半分戰果,等胡馬退去,兵部論功論罪時卻如何自處?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請總憲信我一次!”

商大節聽到“胡馬退去後如何自處”一句,背心沁出汗水來,知道隻要北京不破,內閣諸公應該會沒事的,但自己若沒有一點戰功卻得背黑鍋!一咬牙,才道:“好,你去吧!有什麼事我擔待著!”

李彥直接了命令,便回西直營中傳令,與眾將士叫道:“胡虜犯我京師,視我中華無人!身為武人,恥辱無大於此!今我請得將令在此!欲以西直營作敢死營,背城一戰!雪此恥辱!將士願隨我赴死報國者,上前一步!”

督戰隊將巨斧舉起,數千人趕忙一起踏前一步,便有數十人領頭叫道:“我等願隨大人死戰報國!”

數千人便跟著大叫:“我等願隨大人死戰報國!”

連呼三次,越呼越是激昂!李彥直大喜,叫道:“國家有此男兒,何愁胡虜不破!”

當下與戚繼光安排部署,等到黃昏,安定門外的蒙古兵將見城中久久無動靜,都有些懈怠了,西直營才在暮色下衝出,待蒙古人驚覺,雙方已相當接近!五十支鳥銃一起鳴響,砰砰聲中,戰馬驚恐亂走,同時後排步兵一起放箭,數百支羽箭破空而來,將十幾個已經上馬的蒙古騎士斃於接戰之前,跟著周文豹帶長刀手衝出,肉搏揮砍,胡軍大亂,騎兵自相踐踏,或在馬上中箭中槍,或跌在地上喪身馬蹄之下,更有人來不及上鞍腳卻被卡住,戰馬驚嚇奔走,竟被活活拖死!

這次接戰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那五百“精兵”,而後麵數千人為勝利所激勵也振奮起來,勇敢向前以壯聲勢!數千人在李彥直戚繼光的帶領下追出十餘裏,直迫通州,俺答大驚,慌忙下令嚴陣以待,因怕被敗軍衝亂了陣腳,造成連鎖潰敗,所以竟不敢出通州迎敵。

戚繼光對李彥直道:“監軍,見好就收!”

李彥直頷首稱是,便收攏兵馬,以五百人斷後,緩緩而退。

俺答在營中眺望,見這部人馬逐勝而來,卻不戀戰,於當退時便退,竟無破綻可尋,便有部下建議派人追擊,俺答一聽冷笑道:“追擊?追得上嗎!這部人馬行動不俗,就算讓你追上了,招待你的怕也是對方的伏擊!”因一改之前的語氣,歎道:“大明立國百年,果然還是有能人啊!”

李彥直以五百人斷後,命那三千眾沿途收繳戰利品,共得俘虜二百三十一名,戰馬四百五十七匹,又梟首三百六十四枚。

嘉靖年間明軍對蒙古人作戰,哪怕是總兵、總督級別的將領率數萬大軍出擊,經常也隻捉到數十人,甚至空手而回,就是翁萬達那樣的名將也是如此,所以李彥直此次出戰實為近十年來罕有之“大勝”!更何況這是在天子腳下取得的大勝!

他退回西直營後,便請命以所得戰利品論功行賞,商大節知他大勝,心情大好,哪有不許的道理?不過等他的許可到達西直門,營內的戰利品早發得差不多了。眾將士方得大勝,又得公平之賞,紛紛歡呼,士氣為之大振!

丁汝夔、商大節命人奏稟內閣,內閣急急入西苑報捷,自嘉靖以下無不振奮,圍城之下,更需要宣傳勝利以振奮人心!因此丁汝夔商大節將戰勝之事報上去時已多了三分渲染,嚴嵩攬功,內閣的奏疏又加三分,嘉靖大喜,急命有司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