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終於還是決定了要攻打北京,他是這樣考慮的:眼前的形勢,不攻而退是為懦,但若是遇到不利,以蒙古騎兵倏來倏去的機動速度仍可以全身而退。當然,在這樣前提下定下的進攻戰略就是試探性進攻,若可取則取,若北京城的防禦果然強大,那也就證明俺答那個“明軍要關門打狗”的想法是對的,他會立刻下令撤退,而不再是不破北京終不還了。
做了這樣的決定之後,俺答便發揮草原民族的優勢,他先派五千輕騎分作五隊,騷擾京畿各個明軍據點——包括通州,又派出九千騎兵,分作三隊,其中有一半是試探性地進攻古北口,另外兩隊則往正北、東北尋找出路。而蒙古的主力九萬多人則依然南逼,這次卻又比上次謹慎多了,不再是一開始就大肆進攻,而是先派出遊騎攻略各門!
北京兵力不足,外七門這時幾乎已全部放棄,隻是堅守內九門,蒙古的這第一波進攻不但未出全力,而且兵力分散,繞是如此,九門之中已有七個守得十分吃力!隻有朝陽門炮火犀利,再次取得了大勝!西直門的指揮是徐惟學,他本來也要放炮殺敵立功,信如齋在城樓上張望,見來攻打的蒙古部隊並不見得有如何精銳,卻另有一支氣勢不凡的隊伍在遠處觀看,心中一動,便勸徐惟學示弱。
徐惟學問他為何,信如齋看看鐵蹄已近,急勸:“且聽我的!回頭再解釋!”這兩年來他謀無不中,所以徐惟學也對他十分信任,便依言不放鳥銃,不放火炮,隻以長刀短刀、藤牌弓箭、開水石灰迎敵,精銳兵力伏而未出,這一仗就打得相當辛苦了!其它各門好歹都還穩穩守住了,這西直門卻差點失守!
到黃昏時徐惟學再也忍耐不住,就要出動鳥銃火炮,幸好蒙古人已聽到號令,從容撤退,這時諸門都已向兵部報平安,朝陽門更報了大捷,兵部各有封賞,隻有西直門這邊受到譴責,徐惟學有些不高興了,責問信如齋:“你不讓我動精兵,卻是什麼道理?若說不出合理的道道來,往後休想我再信你!”
“我不要今日這場小功,是為了明日那場大功啊!”信如齋說。
“明日的大功?”
“不錯!”信如齋撚著佛珠,說:“那俺答縱橫大漠草原這麼多年,怎麼可能不知兵法?這麼大個北京城,若沒有百萬軍隊休想團團圍城!隻能重點進攻!他卻九門一起進攻,不但一起進攻,而且未投入全部兵力,這是為何?因為他這是在試探!要探出哪出兵力最弱,明日再來時,那就是針對這個最弱的地方予以雷霆一擊了!”
徐惟學吃了一驚,但又暗藏歡喜地說:“那麼他明日會……”
“很可能會奔西直門來,但一定不會奔朝陽門去!”現在東海眾所控製的,也就這兩道城門而已了,信如齋說:“得趕緊通知老船主,把朝陽門的兵力都調過來!明天或後天,這西直門外隻怕會有一場決生死、定勝敗的大戰!”
信如齋的這番道理不但說服了徐惟學,而且說服了王直,他當即下令轉移兵力。鳥銃手、倭刀手都好辦,隻有火炮比較麻煩。幸好他們人多,拆下了放在改造過的牛車上推著走。
這時北京城內外被動員入軍的人已經很多了,各處的民兵、夥夫、馬夫紛紛被點入伍,還有從外城逃進來的壯丁也都被編入臨時守城的行列,這些人要打野戰、攻堅戰那都是不行的,但搬搬抬抬,煮開水、推滾木、運石子、堵城門等卻都還可以,王直手下也多了三萬多這樣的人,加上他從東海帶過來的五萬多人,此刻他所掌握的人馬竟已高達八九萬!
這樣的情況若發生在平時那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但兵部以為他是仇鸞的人,又見他連立戰功,所以一時間竟沒怎麼懷疑!王直從朝陽門運火炮往西直門,自然不會迂回繞城外行走,而必是從城內經過,職方司郎中王上學聽說,派人來問何事,王直也不隱瞞,就把信如齋的那番道理說了,王上學也是知兵之人,聽了後大加讚許,又從別處調了許多防備物資過來,並對西直門的戰事密切關注!
北京西北方向,西山一處隱秘軍營裏,李彥直這時也才收到來自京城的密報,看了之後表情顯得相當怪異,部將問出了什麼事情,李彥直臉上呈現出一種奇怪的波動:“有新的軍隊進京了!速速調回戚繼光部!我們的戰法也要改變了!”
周文豹雖然還不知道李彥直做什麼打算,卻覺得有些可惜:“那古北口就不要了?”
“歸師勿遏!”李彥直說:“如果我們兵力充足也就算了,但戚繼光手頭那點人馬,攔不住幾萬拚命要趕回家的胡人的!就算讓他憑借地利攔住了,這幫人沒了歸路,我們的兵力又沒法控製住他們,勢必釀成大禍,京師乃至直隸隻怕會因此糜爛!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先解北京之圍。再說,現在形勢已經變了!”
俺答真是好耐性!第二日第三日竟還是試探,同時他也還留心著李彥直這一部人馬的動態!然而這一部人馬卻仿佛忽然間消失了!而古北口方向則有好消息傳來:蒙古騎兵到達以後,奪取了古北口的明軍不敢應戰,又縮回白羊口去了。俺答提著的心放下了一半來:“原來隻是虛張聲勢!嘿嘿!”歸路已有了希望,他就不怕一時的挫敗了!
到了第四日,京城各門眼見連續三日蒙古人都隻是零擊碎打,就都有些懈怠了,隻有兵部王上學連傳警戒令要各門小心、西直門信如齋不住地勸王直警惕!
到了下午,最猛烈的日頭偏了之後,西直門外陡然出現不計其數的蒙古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