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十九 叩闕(3 / 3)

王直徐惟學聽他張口就來,顯得太沒誠意,麻葉陳東等不耐煩,卻在下麵叫囂:“我們不聽你們這些狗官的話!不見到皇帝!我們不走!”

群盜紛紛叫嚷,王直喝住了他們,卻又行禮道:“罪臣等求陛下等城樓聽我等伸冤!”

群盜紛紛叫囂,又有人開始放鳥銃,徐階也嚇得不輕——他的膽色是在朝廷爭鬥上的膽色,不是在戰場上的膽色,急急躲避,兵部郎中王上學冒險露頭叫道:“你們不可胡鬧!待我們先去向陛下請旨!”

外頭王直便部屬人手,包圍皇城諸門,並收取內城各據點,裏麵徐階等都來請嘉靖的駕,道:“如今匪勢危急,還請陛下登城安撫,拖延片刻。”

按嘉靖的本意,他哪裏肯去?隻是事情危急,隻好答應,在嚴嵩、徐階的扶持下來到城頭,皇城城樓上近衛軍望見黃冕龍蓋,紛紛山呼萬歲,威勢極為驚人,城外那些本已歸附王直的京軍、勤王軍也都不由自主地跪下了——此時乃是治世,嘉靖君臨華夏垂三十年,舉國軍民心中都承認他是皇帝,中國二千年來的忠君之念又深入人心,雖然販夫走卒,內心深處亦不能不受影響。

王直此時心情極為複雜,一方麵他也知道自己其實已經在造反了,但真見到了皇帝,又忍不住有些驚惶,甚至有些受寵若驚,膝蓋一軟,竟也率眾跪下呼道:“吾主萬歲!”

嘉靖心中害怕,但他究竟有幾分天聰之才,登台之後兩腳雖在發抖,卻能穩住聲音問:“下麵跪著何人?”

王直呼道:“草民王直,有冤情向陛下申訴!”

嘉靖哦了一聲,便問:“有何冤情?”

王直聽皇帝親自問冤,眼睛忍不住有些濕了,也不知是激動還是感動,就在城下稟奏道:“陛下容稟,帶罪犯人王直,本南直隸徽州府歙縣民,幼承庭訓,覓利商海之餘,不忘讀書,賣貨浙福,與人同利,驅夷逐寇,為國捍邊。奈何朝廷上有禁海之令,下有汙吏橫行,臣等久為其所壓迫,而因禁海所遭受之荼毒則無一言以達聖聽!近聞蒙古橫行,犯我京師,因不辭辛苦,馳援畿內,實盼為國建功之餘,亦得陛下垂憐眷顧,赦臣等通番之罪,重開海禁,再立市舶,使我濱海無地之民有一條謀生之道。北上之後,屢立戰功,西直門一役,俺答之大敗,皆由臣等死戰而得,奈何仇鸞隱瞞不報,使臣等之功勞蒙蔽不能上達,反假傳聖旨,賜臣等毒酒,欲殺盡臣等,非臣等警惕,此時已含冤地下矣!欲棄京城而去,內心實有不甘,又恐陛下又為貪官貪將所欺瞞,因此冒死犯闕陳冤。皇上慈仁恩宥,赦臣之罪,若使臣等得效犬馬微勞,以供驅馳,則臣等敢不捐軀報效,贖萬死之罪!”

這番話文白夾陳,嘉靖聽得腦袋發脹,但好在他人事鬥爭的經驗豐富,一下子就抓到三個要點:王直要開海禁,王直請求免罪,王直恨仇鸞!因此便哼了一聲,道:“我道為王卿家為何無故犯闕,原來都是仇鸞那奸臣搞的鬼!來啊!內閣擬旨!”

嚴嵩徐階便都道:“臣奉旨!”

嘉靖道:“罷去仇鸞一切職務,削籍為民。”頓了頓,怕城下這些人不滿意,又道:“捕捉歸官之日,便押至午門問斬!”

王直大喜,城下商盜,亦皆歡呼。

嘉靖見群盜似乎有滿足之意,正鬆了一口氣,然而群盜卻沒就此退去,卻聽麻葉在底下叫道:“皇帝,我們好歹也立了戰功,你且給我們封個官做吧,要大一點啊!”嘉靖一聽腦子暈眩,差點站立不穩。

像王直這樣讀過一點書的,他還覺得好對付一點,但遇上麻葉這種莽夫,嘉靖就完全沒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