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前後,宋如華的“TOP夢想”似乎即將實現。
他在全國各地的27家軟件園相繼開工,由150家子公司組成的托普集團儼然成為中國最龐大的高科技公司集群,集團的總資產號稱突破100億元,他本人早在兩年前就被《福布斯》的“中國富豪榜”列入前50位。更讓人垂涎三尺的是,在軟件園工程中,他以難以想象的低廉成本,在數十個省市的最佳商業地段斂聚了1.2萬畝的優質土地,在土地成本日漸高漲的年代,這龐大的土地儲備足以給他帶來無限可能的財富暴增……
2002年7月,托普創業10周年大慶。一向喜歡熱鬧的宋如華把它操辦得紅紅火火,慶典共曆時12天,耗資上千萬元,活動遍及全國十幾個省市,參與不下10萬人次。宋如華還租賃了兩架小型商務專機,供公司高層輾轉各地使用。這些天裏,位於成都蘇坡鄉的托普集團總部大樓落成,上海東部軟件園開園,占地4500畝的嘉善台商信息產業園慶典,中國農業銀行授予托普“最佳誠信客戶”稱號,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廳與托普集團簽訂銀企全麵合作協議……
一切都好像是盛世景象。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壓垮托普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在此刻落了下來。
這根“稻草”是宋如華自己扔下來的。他宣布“向社會招聘5000名軟件工程師”。
很多年後,托普的研究者一直弄不懂宋如華為什麼要在這時實施這個誇張的舉措。一位托普的資深副總裁曾對友人推測說:“宋老板的大招聘是做給銀行看的。”這應該是最接近事實的一種可能性。當時,托普的園區不斷開建,可是入駐的公司卻非常之少,而集團的現金則入不敷出,宋如華想通過這種轟動性行為吸引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注意力,以此得到銀行貸款和推動園區的招商工作。
事實上,這次史無前例的大招聘在公司決策層從來沒有被認真討論過。2002年6月14日,在10周年慶典的最後一次高層動員會上,宋如華發表了題為“托普、托普哲學以及未來10年的構架與運作體係”的報告。在演講的最後,情緒高漲的他說:“我們今年準備招5000人,這裏麵可能有人要走,走了沒關係,但是構架要先搭起來,4年之內要招2萬人,可能進進出出就10萬人,這些人將來會與我們建立很直接的真正的客戶關係與合作夥伴關係。”
正是在這樣的讓人熱血沸騰的藍圖描述中,宋如華被自己打動了,他相信“偉大的預言都將自我實現”。於是,“招聘5000人”成了10周年慶典的一項獻禮工程,而到最後,它就衍變成了“招聘5000個軟件工程師”。7月,正當慶典時分,一則“托普:從風雨中走來,誠聘5000軟件工程師共創輝煌”的廣告鋪天蓋地般出現在全國各大媒體。宋如華還特別指示,要把北京到廣州的東南沿海各條高速公路都“包下來”,豎大型的招聘燈箱廣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