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就怕發病沒有預警(1)(1 / 1)

怕就怕發病沒有預警

我們應該創造條件讓人民提出意見批評政府。因此,在網上聽到有“拍磚”的聲音,我並不感到奇怪,我以為這是正常的事情。群眾許多批評的意見值得我們深思,而政府重視和決定的許多重大問題,經常是從群眾“拍磚”裏頭得到的。我甚至考慮,把一些經常批評政府的代表人士請到中南海,麵對麵地聽取他們意見。

--溫家寶

8年來經濟持續發燒,燒得糧油肉菜果蛋奶等食品價格燒的輪番上漲,接近了歐美水平。家庭食品支出即恩格爾係數不降反升,低收入人群重返了溫飽,敲響了返貧的警鍾。隻漲不跌的水電油氣暖、電信網絡交通、住房醫療教育等必需品價格節節攀升,加重了中等收入階層的負擔。一些家庭離小康不是越來越近,反倒越來越遠了。房價、車價、油價等早已成為世界之最,中產與白領也變窮了。假如在美國,你有個10萬、8萬美元積蓄的話,即便不算個富人,也算個富足的中產了,房子、車子都不在話下。而在國內大城市,即使攢出個60萬、40萬人民幣來,你仍舊買不起房子。買得起車子,你也感覺快開不起了--油價越來越高,收費越來越多,車速越來越慢,開車越來越不劃算。怎麼一回事?不奇怪嗎?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國內經濟才會弄成這樣,否則,怎麼會有了錢也不富裕?

遺憾的是,喜歡大發橫財、盡情狂歡的人們,並沒感到市場發燒了,生病了,也不覺得國內經濟很不正常,很不對勁,隻有來自熱鍋之外的旁觀者才有訝異感。來訪客發現,在一個大都市像紐約般繁華的中國背麵,還有一個窮鄉僻壤像非洲般荒蠻的中國。每當碰上來訪的外籍客驚歎整個中國成了修路、建樓、擴城的大工地,驚歎國內物價高企、工資低微與貧富懸殊的反差時,他們的訝異,我都能感受得到。身邊的人,為什麼大多渾然不覺?是青蛙被溫水煮久了,還是大家都喜歡當喜鵲,不願當烏鴉?

感覺不到經濟在發燒,在生病,沒有隱患意識與危機感,是由於中國經濟至今沒有預警機製。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倒是全球市場的預警機構,但對於國內鞭長莫及。國內經濟數據相互打架,市場信息要麼缺損,要麼失真,三大評級機構的預警就隔靴搔癢,不受歡迎,還常常被當成唱衰中國的烏鴉。譬如標準普爾最近預警中國國航、遠洋與鐵道部等17家國企“財務風險極大”,中鋁、中糧、國電等33家國企“財務風險很大”,就沒有得到什麼正麵響應。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