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百姓)的國企(3)(1 / 1)

國企這個寵兒,啃的看似是政府,其實啃的是納稅人。全民被迫充當了國企的衣食父母,國企其實是啃老百姓的“啃老”兒子。外企、民企無老可啃,隻能自己掙飯吃。國企離不開母乳的哺乳,優越感、依賴症與軟骨病,造成了它的低能。你知道真正的成人儀式,不是什麼16歲,而是“30而立”,不再啃老。一個人開始自己養活自己,父母如釋重負地把他推進市場去謀生,市場就成了每個人真正的成年儀式。國企30而立了,早該自力更生了。

都說管製經濟年代,人像是被圈養的,市場經濟就像人被放養一樣。圈養狀態,人像寵物乖乖;放養狀態,人就像野生動物。我發現人與動物的本性一樣,喜歡吃野食而不喜歡被喂養。別說人了,我家的寵物毛毛,一條從英國帶回來的小狗。它從小養成的習慣,就是飯後總要扒倒垃圾桶--無論是吃欠了還是吃撐了。我們老兩口感覺扒垃圾不是個體麵事,想糾正毛毛這個毛病。於是,每次抓個現行後連罵帶打,想讓它痛改前非,但全家人的努力都失敗了--小狗變成了兩麵派:當麵不扒背後扒。飯後散步回來,你總能看到垃圾桶被扒倒在地。其實,垃圾桶躺在地上,是小狗在向主人顯示:除了吃嗟來之食,我還能自力更生!總之,與王小波筆下那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樣,毛毛總想做一條自己養活自己的小狗。

國企也算個食肉動物,但卻不能自力更生,靠啃老百姓為生。豈止是食肉動物,央企簡直就是動物界的恐龍,肩負著“控製命脈、占據上遊、優化整合、做大做強”的偉大使命。但如你所知,“控製命脈”,不過是卡住消費者的脖子,扼住剛性需求的瓶頸。“占據上遊”,不過是占據食物鏈的頂端,大魚吃小魚。“優化整合”,不過是挑肥揀瘦地兼並與排擠同行。而“做大做強”,不過是寡頭獨大,利益獨占地滿漢全席通吃。所有這些,都是特權企業的贏家通吃,獨吞暴利。看過《人與自然》的觀眾都替角馬或羚羊惋惜,說它們隻知自保,不懂互助,結果被獅子或獵豹逐個吃掉。如果當孩子要被吃掉時大家一齊上陣,那豺狼虎豹也不一定能得手。但其實,誰都知道,老百姓都是被扼住喉嚨強迫消費的,除了被罰,被斷電、斷水、斷油、斷氣或停了暖氣、停了手機、停了電視,怎麼可能抗拒壟斷國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