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的處事風格各異。有人非常嚴謹,嚴格按所提問題來回答;有人則按自己的思路,就某一兩個問題長篇大論,而筆者又覺得他談得很精彩,不忍心打斷之,結果根本沒有時間談別的問題;有的專家在交談過程中甚至就某些問題同筆者發生爭論。為了更好地展示出專家們的思想,有些言論就沒有嚴格地按所論問題拆分開,而是放在一起附在某一個問題後麵。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專家都是站在美國的立場上來談問題,並且有自己的思想傾向,他們的一些說法,特別是對中國內政的說法,是我們不能接受的。但是,為了保持他們言論的完整性,同時也供讀者參考,沒有做特殊的處理。相信讀者是有足夠鑒別力的。
本書是按照由宏觀到微觀、由全局到具體這樣一個邏輯展開的。全書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二章的內容,講宏觀的世界局勢及其對中美兩國的影響:第一章講總體的國際局勢和美中兩國對局勢的認識,兩國都看好當前的國際局勢,認為自己的發展麵臨一個“戰略利好期”;第二章講世界格局的演變趨勢,讓人們了解美國和中國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中分別處於什麼地位。第二部分即第三、四、五章的內容,講美中兩國的對外戰略和實力對比:第三章講美國對華戰略的變化態勢;第四章講中國對美戰略的變化態勢;第五章講中美兩國實力對比現狀及變化態勢。第三部分即第六、七章的內容,講影響中美關係發展的正負兩方麵的因素:第六章講影響中美關係的主要消極因素;第七章講影響中美關係發展的主要積極因素。結束語主要是站在中國的角度上,對中國在促進中美關係發展上應采取什麼樣的戰略姿態和戰略思維的思考。受訪專家的言論多集中在第三、六、七章,其他各章相對少一些。
為了便於讀者更好地理解受訪專家的言論所表達的思想,書後附上了《受訪專家簡介》。
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接待筆者為高級訪問學者,為筆者提供了辦公條件,成了筆者進行采訪活動的基地。兩位學術聯係人付高義和陸伯斌為筆者的研究和采訪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陸伯斌幫助筆者擬定了初步的專家名單。筆者在同受訪專家聯絡時,兩位學術聯係人的聲譽和人緣起了很大作用。有些專家確實非常繁忙,很可能是看在兩位學術聯係人的麵子上才答應接受采訪的。當筆者提出為了便於采訪專家,筆者需要在華盛頓特區從事兩個月的研究工作時,大西洋理事會欣然接受筆者為客座研究員並提供了辦公室。蓋瑞特作為理事會的學術聯係人也提供了很多幫助。柯偉林、江憶恩、葛萊儀、美國前駐華使館官員費邁克先生也為筆者的采訪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幫助,他們向筆者推薦了一些很值得拜訪的專家。大西洋理事會的總裁克裏斯托弗·麥金斯先生主動關心筆者的研究工作,並推薦了幾位在大西洋理事會兼職的著名專家。在從事這項研究之前和期間,一些中國的學友也提供了很多幫助,對研究工作提出寶貴的建議,向筆者推薦受訪專家。他們是:王緝思、袁鵬、朱成虎、朱鋒、楊文靜。特別袁鵬博士,不僅為筆者挖掘到了幾位重要專家的聯絡信息,還為筆者提供了難得的生活上的幫助,使筆者節省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對以上所有為筆者從事此項研究工作提供了幫助的人和機構,在此鄭重表示感謝。我的學生楊子輝、張妍為整理采訪錄音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在此表示感謝。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為此項研究提供了部分資助,使得筆者可以更從容地周遊美國,走訪那些身在波士頓和華盛頓之外的專家。所以,我要特別感謝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特別是秘書處的曹化銀和王學軍兩位先生。
在將這項研究落實到寫作上時,應出版方的要求,在不影響學術性的同時,盡量寫得通俗一些,以達到雅俗共賞的目的。這也符合筆者的一個理念:學術研究成果,不僅要給學界同行看,還要給大眾看。同各種擾亂視聽、誤國害民的極端思想爭奪輿論陣地,影響公眾,是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義不容不辭的義務。筆者朝這個方向努力了,期望能產生理想的效果。由於筆者學術功底有限,書中難免存在各種不妥甚至錯誤之處,以及這樣那樣的瑕疵和問題,誠請讀者,特別是學界同人、學長、學友批評指。
劉建飛
2005年2月
於北京大有莊1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