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三赴大荔“三下鄉”(1)(1 / 3)

正是忙碌的臘月天,2月2日11點多,我和同事李忠民處長驅車到大荔縣城,拉上縣文化局的同學,馬不停蹄繼續前進到黃河邊上的平民鄉嚴通村,察看正在修建的農家書屋,與當地幹部座談書屋建設的具體事宜,初步達成共識,即由我局配四個書架,約兩千冊圖書,一台電視機和DVD,以及碟片、桌椅板凳等。同時提供農村書屋的牌子,有關管理製度等,由村上推薦選拔管理人員。

回到縣城,在黃河賓館吃過飯,交還了縣文管會的三套線裝書後回家,看望父母,商量過年事宜,為父母帶了些食品,留了些孝敬錢;此外還為侄兒帶去教輔、《美文》等書刊,也許對他們的學習有所參考和助益。同去的同事讚我是孝子,母親說我忠厚,對此都受之有愧,就說這次回家僅呆了半個來小時,有時深感忠孝難兩全啊,好在父母康健,稍慰吾心。

春節將臨,人們忙於年貨的采購,我和李忠民處長也加入采購大軍中,不過我們采購的不是年貨,采購的是農家書屋所需要的東西,計有書櫃、電視、DVD、桌椅板凳及碟片。圖書是現成的,是不久前出版社和書店捐贈的;DVD就近在辦公樓下的新華音像店選購;電視和DVD也好辦,到附近的“國美”去購買,雖也為如何開票入賬費了點腦筋,但卻很快送貨到家——辦公室;唯有書櫃折騰大,分別與西安和大荔的家具廠聯係,都因過年放假而作罷,無奈隻好去朱雀家具城選購現成品,雖不盡如人意,也算買到了;桌椅從單位庫房裏找了較新的也算落實了。

2月26日,春節過後上班的第二天,我和同事們一早裝好送給大荔平民鄉嚴通村農家書屋的書籍、書架、彩電、DVD和碟片以及桌椅、登記簿、牌子等啟程,因西潼高速發生危險品泄漏被封,隻好改道走繞路的西禹高速。沿路兩邊的柳樹也和城裏一樣的綠了,春天的氣息撲麵而來。

12點多趕到嚴通村,我和李處長招呼著將東西卸下搬到農家書屋裏,各歸其位;看著把電視和DVD調試好;囑咐縣文化局領導請圖書館工作人員將圖書登記分類放好,交代了管理製度牌的張掛及管理人員的選用和培養,然後才用餐,時已下午2點。因公務在身,過家門而未入,打個電話向父母問安。

3月1日上午,打電話給大荔縣文化局負責人,落實平民鄉嚴通村農家書屋的布置,得知還有一個書櫃沒有裝滿,尚差一些圖書時,動用備貨,再帶兩包科技文藝圖書。下午2點多,我和李處長陪省新聞出版局陳建國副局長出發到大荔縣參加全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座談會和示範啟動活動,在黃河賓館報過到後,直奔嚴通村檢查農家書屋的布置情況,圖書已分類上架,登記造冊。從借閱簿上我看到昨天已有十幾個人借閱圖書,可見父老鄉親對文化科技知識的渴求。我們將帶去的兩包書補充到書櫃裏,向管理員交代了有關事宜後返回縣城。

晚上與前來的縣文化局長和縣新華書店經理商量明天農家書屋揭牌和優惠售書細節,並向陳局長彙報,然後回家看望父母,因時間已晚,僅拉了不到半小時的家常就向父母道晚安了。

次日,在全省“三下鄉”活動啟動儀式上,在陳局長和大荔王書記主持下,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中平和渭南市委書記劉新文為農家書屋揭牌,標誌著省新聞出版局捐建的第14家農家書屋——嚴通村農家書屋的正式啟用。但願農家書屋就像當日傍晚下起的貴似油的春雨,潤物細無聲,逐漸提高廣大農民朋友的科技文化素質,使他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三赴關山“三下鄉”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拈來古詩中的這兩句形容近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盡管不是戰爭年代,也沒有行程萬裏,但在一周之內,三赴飛機城——閻良區關山鎮關山村籌建農家書屋、組織優惠售書,可算得上百裏數下鄉,關山度若飛了吧。

今年,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將“三下鄉”示範活動定在閻良區關山鎮關山村,我供職的省新聞出版局一如既往地積極組織參加“三下鄉”活動。作為具體組織者,按照宣傳部和我局領導的要求,我們很快就製訂了實施方案,即在關山村建一個農家書屋,組織當地新華書店擺攤設點優惠售書。

2月25日,即正月十九的上午,一赴關山村。那天,雪後放晴,沿路兩邊田野裏白雪皚皚,天氣奇冷,我們十幾個廳局的處長們來到關山村外的農貿市場考察“三下鄉”示範活動現場,與當地文化部門和新華書店及村鎮的負責人現場辦公,商量建農家書屋、優惠售書的有關事宜,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