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國更應該維護好國家主權1(1 / 1)

一個民族若是沒有脊梁,勢必會被世界的潮流所淹沒,而脊梁若是沒有偉大精神的貫穿,也將會受到外力的阻撓。民族精神就好比一個人的脊梁,若是沒有這樣的精神,即便表麵再浮華也將會轉瞬而過。在變幻莫測的國際環境中,該如何彰顯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呢?其實很簡單:提高國家的安全保障能力。中國不再是那個曾經弱小的國家,不再是任人欺淩的殖民地,這頭睡獅已經漸漸蘇醒,不會再受他人的擺布。

在當今社會,世界能夠和平發展是每個人的願望。但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總會出現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此時,維護好國家主權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當然,這一切的背後就需要偉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撐。

重視軍事力量的發展

盡管世界人民都崇尚和平,但是若想要國際社會真正地實現和平,恐怕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每個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必須保證國家的安全力量,因為安全力量是促使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國家安全力量的保證,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是否會圓滿落幕。同樣的,曆史上的每一個強大的王朝,都有著堅定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若是沒有這種力量的支撐,那麼曆史就很有可能被改寫。

翻開世界曆史的書本就會發現,重視軍事力量為一個民族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量。據說世界上有一個半島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既不從事工業也不從事農業,整個國家實行全民皆兵的軍事製度。在常人看來,這個國家就像是一個軍營,要求全部民眾都具有勇敢、堅韌、遵守紀律的精神。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個看起來弱小的國家才能擺脫大國的統治,擁有自己的政權。這難道不是尚武精神為國家帶來的好處嗎?重視軍事力量讓一個國家能夠保持旺盛的精力,從而能夠更好地維護國家的主權。

回顧中國曆史,也正是因為重視軍事力量的發揮,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霸氣的王朝;正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才讓中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最終使秦國成為五霸中的一個,並且為以後一統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對兵權的掌握非常敏感,於是他通過“陳橋兵變”奪取了兵權,以後又通過“杯酒釋兵權”來控製國家的兵權。自此以後,宋朝形成了重文輕武的風氣。

古今中外的經驗都告訴我們,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意誌和智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理念,意誌又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在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百廢待興,發展條件十分艱苦,但意誌力讓人們甘願接受艱苦環境的挑戰。盡管遭到了西方強國的一致阻撓,但中國仍然有所發展。“兩彈一星”的奇跡極大地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這個時代的革命軍人更是將意誌力和智慧融為一體,革命烈士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一個又一個的光榮事跡屢見不鮮。在朝鮮戰場上,越南、緬甸戰場上,這些事跡讓世界人民感到震撼。而促成這些事例的本質原因就是中國內部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

維護國家主權並不是要把軍事列為國家發展的中心,而是要讓人民從內心中散發出對於軍民感情的自然幹預,同時能為軍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國的中央財政的確要在軍人待遇方麵有所提高,做出一些犧牲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全國、全社會、全民能夠從細微處入手,讓那些軍人感受到自己在整個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給予軍人關懷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從精神上給予軍人擁戴和關懷,同時也是國家重視軍事力量的體現。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新浪原創:http://vip.book.sina.com.cn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