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愛國以國家利益為重1(1 / 1)

五、愛國,以國家利益為重(1)

古老的中國,有著一段非常非常坎坷的經曆,刻骨銘心。直至後來,中國從長期的國家分裂與外國列強的侵略中走出後,才有了煥然一新的發展。

走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向了全世界。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泱泱大國,中國正在將自己最美好、嶄新的一麵呈現給全世界。作為一個世界公認的大國,中國的心態理當更加開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國家核心利益為重,**加理性才是我們表達愛國熱情的正確態度。

**盎然的青年

梁啟超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他曾在散文《少年中國說》中這麼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國家的未來靠的是中國的億萬人民,更靠年青的一代。年輕人總是站在世界的最頂端,有著敏銳的眼光,超前的意識,大無畏的精神。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中國曆史上許多的大事都是由青年一代所倡導引起的。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1935年12月9日,同樣是在北京爆發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稱為“一釘九”運動。在這兩次愛國運動中,青年總是站在愛國運動的前沿。

北京一直以來都是學術彙集地,這裏雲集了全國各地的精英,他們是富有**的一代,關心國家大事,將國家的強弱興衰視為己事。他們擁有敏銳的眼光,獨到的見解,總是站在潮流的前端,對國家的一舉一動都甚為關心。

當時,中國正處在“反帝、反封建”的時段,全國各地在中國**的領導下開展了一係列的愛國運動,北京和各地愛國學生,

為了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肩負著偉大的曆史任務,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憑著一股民族振興的力量,學生們首先站了起來;憑著一股不畏生死的決絕,他們勇敢地遊行示威,不怕軍警鎮壓和逮捕,表達著自己的思想。這股力量來自深藏於內心的愛國情操,它是從筋骨中迸發出來的,是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情感,是跳動在民族靈性中的思想。

愛國思想是生命裏震蕩出來的真情和可貴的情感,這股力量是多麼偉大啊!在它的麵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一切都變得渺小而無謂,一切的一切都算不了什麼。麵對國家經曆的一切,北京的愛國大學生沒有僅僅躲在象牙塔內,而是毅然勇敢地站了起來。這些猾的先進知識分子高喊著“愛國高於一切!”奔走在各個場所,宣傳著他們的理想。“愛國高於一切!”這是肖邦說過的話,這一點在北京學生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來,他們用自己尚還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了敵人那閃亮的刺刀,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他們的愛國思想。

中國現代女作家、翻譯家冰心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隻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能夠受得了。”這句話鮮明地描述了中國學生的形象,他們充滿了愛國情操,為了國家,視死如歸,麵對惡勢力,永不退縮,這正是因為他們擁有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

真正的愛國愛黨,不是僅僅憑借平時華麗漂亮的言詞來表現的,而是體現在實際的行動中。中國的青年為了民族興亡,將這些責任擔負在自己瘦弱的肩膀上,為祖國、為人民謀福利。他們這些人永遠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國家生命的延續,他們關注國家的一舉一動,行動也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本章完)